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评价(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评价,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先从概念上解析,是不是狡辩不攻自破。
2、 1,“天理” 指的是什么? 朱熹认为: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3、”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4、”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5、”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6、”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7、”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8、”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9、”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
10、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11、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
12、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
13、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14、“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
15、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
16、“天地之心,天地之理。
17、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
18、”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19、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20、” 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21、 2,、“灭人欲” 指的是什么?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2、” 朱熹也中说:“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23、” 鱼,我所欲是合道理的人欲,熊掌,我所欲也是合道理的人欲,舍鱼而取熊掌者还是合道理的人欲,这些都属于天理。
24、“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25、”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26、” 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27、“天理”与 “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28、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
29、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
30、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31、 3,存天理,灭人欲。
32、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33、”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34、” 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35、” [6]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
36、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37、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
38、“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
39、“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
40、“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41、“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
42、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
43、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44、 由此可见“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全盘否定。
45、 然而,“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理念却被封建统治阶级故意歪曲,极端压迫被统治阶级,使其影响之恶劣之深远之长久都是朱熹本人不可想象的。
46、 用今人解读古人,“存天理,灭人欲”这话明显是错误的。
47、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48、“天理”是善,“人欲”是恶。
49、善与恶,是一对矛盾体。
50、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对立、统一。
51、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天理”要“存”,“人欲”要有限度的遏制,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天理”转化。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