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天小编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反气旋是顺时针方向的吗,反气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反气旋 反气旋...

今天小编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反气旋是顺时针方向的吗,反气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反气旋 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

2、北半球反气旋中,低层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南半球反气旋则呈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3、反气旋的水平尺度比气旋更大,如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占据亚洲大陆面积1/4。

4、反气旋中心气压值一般为1020~1030hPa左右,最高达1078hPa。

5、反气旋中风速较小,地面最大风速也只有20~30m/s,中心区风力微弱。

6、 反气旋,它的中心气压最高,逐渐向外递减,也称高气压。

7、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为顺时针方向流动。

8、其直径小的有几百公里,大的有五、六千公里,如冬季亚洲大陆上的反气旋和夏季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气压。

9、由于反气旋中的空气向四周辐散,形成下沉气流。

10、因此,反气旋控制本市时,一般天气都比较好。

11、冬季多晴冷天气,夏季多晴热高温天气,春秋两季多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天气。

12、 (1)反气旋的类型 反气旋按生成的地理位置分为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和极地反气旋。

13、按反气旋的结构分为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和暖性反气旋(暖高压)。

14、冷高压(如西伯利亚高压)通常到3~4km高度强度减至很弱,暖高压(如副热带高压)是深厚系统,可伸至对流层顶。

15、 (2)温带冷性反气旋(冷高压)与寒潮 冬半年大陆表面强烈辐射冷却,空气在大陆上聚集而形成冷高压。

16、东亚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它向偏东方向移动的特点是引起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导致所经地区形成大风降温天气。

17、在冷空气前缘与暖空气交锋处,形成云雨天气,冷高压的主体到达地区维持晴朗天气。

18、 中央气象局曾规定,如冷高压活动过程中,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降温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同时伴有6级左右的偏北大风,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

19、中国冬半年的全国性寒潮平均每年有3~4次。

20、每年的3~4月是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11月次之。

21、全国性的寒潮一般于9月下旬开始活动,一直到次年5月才结束。

22、每一次寒潮从爆发到结束(移出中国)约需3~4天。

23、 夏季冷空气活动不可能达到寒潮标准,但24小时降温10℃还是有的。

24、夏季冷空气向东南方向活动,它迫使暖气团抬升,促使水汽上升凝结成云致雨,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重要原因。

25、 (3)副热带反气旋(副热带高压)与梅雨 在南北半球纬度25°~35°范围是副热带高压地带。

26、由于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差异,副热带高压断裂为若干个闭合的中心,即副热带高压。

27、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夏半年分裂为: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北非高压和北大西洋高压。

28、冬半年有:北太平洋高压、北大西洋高压和北非高压。

29、副热带高压夏强冬弱,夏大冬小。

30、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稳定、少动、极其深厚的暖性高压,具有大范围的下沉气流,在它控制下,天气晴朗。

31、中国东部处在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夏季它逐步向西向北扩展,以东南风向中国东部输送水汽,是中国东部降水的重要水汽来源之一,夏季江淮流域的大雨与它密切相关。

32、盛夏时,如副热带高压脊伸展到江淮地区,脊上的下沉气流使水汽难以凝结成云,反而出现酷热无雨的伏旱天气。

33、到冬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夏威夷方向缩小减弱,对中国天气气候影响不大。

34、类似于中国东部的现象在美国的东部和其他大陆副热带纬度的大陆东岸也可出现。

35、 大陆上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气候异常干燥,形成世界上著名的沙漠,如非洲撒哈拉沙漠。

36、 (4)反气旋的分布 反气旋的路径没有气旋路径清楚。

37、由于南、北纬25°∼30°空气下沉,在近地面扩散形成反气旋,因此在海洋上,全年都存在副热带反气旋。

38、在大陆上,副热带反气旋冬季月份往往发展得很好;夏季由于温度高,形成各类季风,反气旋带破碎。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