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放大镜教学设计和反思
来源:
2021-06-23 20:30:32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放大镜》教学设计和反思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小学 竺红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的作用。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学习、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工具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活动,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点。2.学会使用放大镜,对比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能发现更多的细节。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培养持续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2.了解放大镜的发明史,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教学重点】知道放大工具的结构特点,了解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点,明白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每生一面)、信封、钱币;十种对比观察的器具;烧杯、水、记录纸。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课前视频导入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与我们看到的实物有什么不同2.组织学生回答,导入新课。1.欣赏视频,并思考问题2.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课题。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1.出示10种不同的器材,分别用它们观察文字,寻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1)将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两类。(预测-实测)(2)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样的器具能放得更大?2.交流学生的发现。通过比较发现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间厚)不能空心的特点。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间越厚,边缘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体的图像也就越大。知道放大镜也叫凸透镜。3.拓展活动: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为一个“自制的放大镜”。4.小结,并介绍放大镜的历史。1.小组活动,按要求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寻找能放大的器具以及它们的特点,并进行记录。2.交流各自的发现。3.学生自主探究活动4.学生观看PPT介绍,认识放大镜的发展史。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了解放大镜的用途,让学生谈谈生产、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哪些工作要用到放大镜?2.用肉眼和放大镜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物体观察,比较肉眼观察和在放大镜下观察有什么不同。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3.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巡视。4.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5.小结放大镜的作用。1.学生说一说2.学生聆听要求3.学生观察。4.学生分组交流四、总结延伸1.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用什么工具观察物体?2.总结。1.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各自的想法。试教反思《放大镜》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起始课。本单元是按照人类观察工具发展的顺序编排的。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激发他们深入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对于放大镜,我们的孩子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对于放大镜的作用孩子们也有所了解,但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并不是很清楚,或者说了解的不是很全面。本课鼓励孩子们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中,有新的发现,激起观察的热情,同时能通过讨论和体验,了解放大镜的结构特点。作为起始课,力争能激起孩子们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领悟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宽了人类的观察视野,知道放大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这些特点,自制身边的“放大镜”进行课外持续观察的兴趣。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单元教材编排的体系,我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力求每个环节能够紧紧相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探究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让教学更流畅。环节一:视频导入我精剪了《微观世界》视频的一小部分,让学生在课前看到了生活中无法看到的昆虫世界,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对放大工具的作用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本节课的学习,简洁明了。环节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活动。主要是通过有结构材料的提供,在探究任务的驱动下,引发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在这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十种观察器材,分别是玻璃片、不透明凸镜、单凸镜、双凸镜、透明圆柱、透明长方体、不透明柱体、透明球、试管和塑料袋。用这么多的材料,试图让孩子在众多的材料中通过检测,从中抽离出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点:透明、凸起,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我让孩子经历了三个活动1.寻找放大器具及思考放大器具结构特点的活动。这个活动我放手让孩子自主开展,通过预测——实测——比较形成自己的观点;2.根据证据来汇报自己的观点,通过集体论证形成统一的结论;3.观察不能放大器具的结构特点,应用形成的结论,经历自制放大工具的活动,强化概念。把这一活动安排在前,也希望学生能经历我们从肉眼观察到用工具观察的伟大进程,了解放大镜的发明史。环节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教学中让孩子说一说“什么人用放大镜做什么事”,是让孩子体会到放大镜的用途。在明确放大镜的两种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孩子重点观察5元和1元钱币的反面以及信封,每一组我下发了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观察这两种物体,一是因为,这两个物体细节的观察并不是很快就能发现的,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孩子们发现了钱币反面的线条居然是文字能大大激发他们使用放大镜的兴趣;二是每组两个放大镜的倍数是有差异的,用不同放大镜观察同一物体会让他们发现,放大镜的倍数不同,我们看到的细节也大不相同,看来工具很重要,工具越先进,越能有新的发现。环节四: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用什么工具观察物体?”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对后续学习的关注和兴趣。为什么会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我主要是想力求有三个希望:1.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开展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动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十种材料,既有镜片,又有物体,让学生通过预测、实测记录自己思维修正的痕迹,通过观察能放大器具的共性,明确只有透明、中间凸起的物体才具有放大功能,镜片中一个是单凸一个是双凸,厚度不同,通过比较发现凸度不同,图像放大的倍数也不太相同。提供物体,是让学生明了生活中具有透明、中间凸起的器具也具有放大的特点,而试管虽然也符合这两个特点,但跟能放大的器具相比,中间又是空心,为后面自制放大工具打下伏笔。材料丰富了,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增加了难度,所以要留给孩子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因此在这里我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将器具按能否放大分类---比较放大器具的共性,寻找结构上的共同点----探究怎样的器具放的更大)让学生开展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在探究中获得结论。2.基于证据的交流,让学生在论证中实现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根据探究所得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为此我想让孩子们能有序汇报,有理汇报,基于自己的发现进行汇报,所以我对汇报的模式进行一定的引导,力求规范、简约和实效,并能在汇报中理清结论的依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得出放大器具的共性后,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器具不能放大,有没有方法让它们也成为放大工具”让学生逆向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明确只要生活中的器材是透明的、中间凸起的、不是空心,它也能成为一个放大工具。3.了解人类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利用工具持续观察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花了较大时间让学生探究放大器具的共同特点,再让学生经历自制放大工具的活动,明白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人们找寻到了放大器具的共性并对这些器具不断改进,从而发明了放大镜,让学生感受到工具发展的一个历程。在教学中,我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强化,并提供了钱币和信封让学生分别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观察和体验,学生利用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会观察到钱币后面的一个信息,居然有文字,从而激发了使用放大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感受到工具不同,我们看到的细节清晰程度也不同。从而会感受到工具不断发展,我们的观察视野会更加开阔,能看到更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所在,激发他们持续观察的兴趣和热情。转自2016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活动会务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