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欢迎您关注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江西汉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班级慧”微信,快快点击标题下方的“班级慧”订阅吧!
心烦很正常,但“教学反思”不管怎样还是要写的,与其应付差事,还不如写得出彩,你说呢?一个教师上完一节课,上得怎么样,哪里出彩,哪里有纰漏,应该回顾、反思一番,写下“教后小记”,引以为鉴,自我鞭策。如此,追寻有效课堂教学的脚步才不至于停歇;如此,教师的职业生命的唤醒才有可能;如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找到自己的支点。一些功成名就的教育大家成功的秘诀,无不是教育教学中点点滴滴的经验、教训的积累,无不是历经坎坷、冲出困惑和迷茫后的蜕变新生。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然而,当下的一些教师在对待“教后小记”的问题上,被动、消极应付学校、上级检查和考评者居多。“教后小记”真的如此让人生厌?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后小记”的实例,讨论其对课堂教学改进所体现的作用。
一记一孔之见---
一孔之见,虽然未必就是真知灼见,却是来自实践,发自内心。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后,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规律的把握就会逐渐从模糊到清晰。笔者认为,语文课的“教”的主要任务是以文本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这与课文作者“写”的意图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因此,“教”应该有自己独特有效的教学思路,不能完全照搬“写”的逻辑顺序。例如,对一些写人叙事的文本的教学,刚入职时笔者总是习惯于抓住文章叙事的顺序来教学,别说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就连自己也觉得毫无激情。有一次,在教学苏教版第9册第24课《少年王冕》时,笔者突发奇想,试着先抓住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问,尝试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笔者紧扣第四自然段中反复出现的“舍不得”——“舍不得吃”和“舍不得花”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王冕的勤奋好学和他对母亲的孝敬。两个“舍不得”,一个是舍不得吃好的,要留给母亲;一个是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学习。紧扣教材的重点,抓住这两个沉甸甸的“舍不得”来展开师生之间的话语互动,让学生体验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王冕的勤学好学和他们母子之间的深情厚谊。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学生不但学得饶有兴趣,而且又能意识到读书要抓要点。这一尝试给了笔者启发,于是及时记下了自己的一孔之见——“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出发,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而不可不分对象,千篇一律。”
二记疏漏失误---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经历“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上完一节课,教师要学会冷静下来回顾、梳理自己的教学过程,认真、理性地反思教学过程中哪些属于考虑不周而需要补充,哪些属于教学失误而需要改正。在一次题为《吃西瓜比赛》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比赛情境中兴奋点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比赛前高度紧张的心情;比赛成功后的喜悦;比赛失败时的伤心……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到这些情感的兴奋点来引导学生表达。如当第一轮比赛中个别学生因在比赛中失败而沮丧时,笔者本应立即引导学生谈谈感受,可是笔者没有这么做。到了比赛结束,这些学生此时因关注在比赛中获胜的同学兴高采烈的场面,其沮丧的情绪不知不觉已经淡化许多。显然,这时候要想再让他们谈谈当时沮丧的心情,就很难如同当初那样真切、深刻,学生此刻表达出来的习作内容怎么能鲜活而生动呢?写出的文章又怎么会有血有肉、绘声绘色呢?课后,笔者对这一教学中的败笔作了反思——“同样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因为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不当而错失最佳教学时机,因而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记精彩生成---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后小记”不能总是写成“自我检讨”。小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所发表的见解往往出人意料,使课堂生成更加精彩。记下这些瞬间的精彩,能够促使教师今后在教学前更有信心做好精准预设。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水乡歌》时,笔者努力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让学生通过文字了解水乡的“三多”,即“水多、桥多、船多”。在此基础上,笔者搭建平台,进行了迁移练习:想一想水乡还有什么多呢?学生一边欣赏老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的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边七嘴八舌地说道:水乡鱼虾多、桥多、船多……笔者点拨道:“你们可以仿照课文中的诗句来说:水乡什么多? 多。千 ,万 , ,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一个学生这样说道:“水乡什么多?荷花多,千朵花,万朵花,红的白的连成片,朵朵荷花睡满塘。”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多么具有魅力啊!一个“睡”字写出了荷花静态的美,一个“睡”字赋予荷花以人的姿态,使语言更生动,让人仿佛看到深夜里一朵朵荷花仙子静静地在清凌凌的池水中安眠。这样独特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笔者折服。课后,笔者随即记下了课堂上生成的这段精彩文字,感慨道——“课堂精彩的生成,不仅需要教师提供学生表达的时空,更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精准预设。没有教师课前的精准预设,就没有学生课上的精彩生成。”
四记再教思路---
一节课教完,不能满足于知道了“得”与“失”,必要时应写出“假如让我再教一次这一课,我会怎么教”,尤其是听了一些名师的示范观摩课之后。教师应该在学习、借鉴名师教学的方法和艺术的基础上写出“再教设计”,做到学以致用。通常,教师在教学《夹竹桃》一文时几乎都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夹竹桃的韧性特点上,从而理解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可是,在“江苏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伍文杰老师在处理教学重点段落时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1.读一读季羡林先生的生平,想想他为何对夹竹桃的韧性情有独钟?2.你还觉得夹竹桃只是一种普通的花吗?读到这里,你还觉得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夹竹桃吗?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巧妙点拨下更深层次地理解了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伍文杰老师这一教学设计以质疑来引导学生再阅读,让学生在对文本资源的多层次的阅读过程中感悟,继而鼓励学生思考文本深层次的意蕴。由此不难看出,伍老师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前对教材以外的一些资料也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层次的研究。受伍文杰老师的课的启发,笔者当晚写出了“再教思路”,并提醒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既不能脱离文本,也不能局限于文本。广泛搜集和研读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信息,跳出文本看文本,才能引领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真要教好这些内容,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想要教到一种极致的境界,那就更不容易了,其中甘苦如同饮水,冷暖自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不断学习和实践,还得不断反思。写下“教后小记”,绝非多余。
(文章来源: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小编将在24小时内删除。谢谢支持!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banzhuren2014欢迎添加小编QQ572098188,或登录“班主任之家”,推荐你喜欢的文章与大家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