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道德经第八章原文,道德经第八章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最善的人...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道德经第八章原文,道德经第八章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2、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3、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4、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5、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

6、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

7、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8、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9、  大道原无他妙,惟是神气合一,还于无极太极,父母生前一点虚灵之气而已矣。

10、人若不事乎道,则神与气两两分开,铅走汞飞,水火所由隔绝也。

11、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

12、是言也,浅之则为日用之需;深之则为修炼之要。

13、有时以火温水而真阳现,有时以水济火而甘露生。

14、水火之妙,真有不可胜言者。

15、然水火同宫,言水而火可知矣。

16、水性善下,道贵谦卑。

17、是以上善圣人,心平气和,一腔柔顺之意,任万物之生遂,无一不被其泽者焉。

18、究之,功盖天下而不知功,行满万物而不知行。

19、惟顺天地之自然,极万物之得所,而与世无忤,真若水之利济万物毫无争心。

20、不但此也,万物皆好清而恶浊,好上而恶下;水则处物以清,自处以浊,待物以上,自待以下。

21、水哉水哉,何与道大适哉!圣人之性,一同水之性,善柔不善刚,卑下自奉:众人所不能安者,圣人安之若素;众人所为最厌者,圣人处之如常。

22、所以于己无恶,于人无争。

23、非有道之圣人,不能如斯。

24、故曰:“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矣。

25、”夫以道之有于己者,素位而行,无往不利。

26、即属穷通得失,患难死生,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总以平等视之。

27、君子论理不论气,言性不言命,惟反身修德焉耳。

28、虽然,德在一起,修不一途,又岂漫无统宗,浩浩荡荡,而无所底极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迁,方能潜滋暗长,天真日充,而人欲日灭。

29、《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此即圣人之居善地也。

30、居之安,则资之深。

31、内观其心,虚而无物,渊渊乎其渊也。

32、外观所与,择人而交,肫肫乎其仁也。

33、至于发之为言,千金不及一诺,“言善信”也。

34、施之于政,大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

35、推之一物、一事、一动、一静之间,无不头头是道。

36、任人以事,惟期不负所能。

37、虑善以动,只求动惟其时。

38、圣人之修身治世如此。

39、此由“止于至善”,得其所安,而后发皆中节也。

40、惟其在在处处,无一毫罅漏,无一丝欠缺,又何争之有耶?夫惟不争,而人感恩戴德,刻骨铭心者,方具瞻依不志,又有何怨、又有何尤?虽有恶人,亦相化为善矣。

41、及其至也,无为自然,群相安于不识不知之天,几忘上善之若水,柔顺而利贞,无往不吉焉。

42、 塞上风论坛.  指点上善之心,平平常常,无好无恶,浩浩荡荡,无陂无偏,极其和柔。

43、是以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于己无尤,于人无怨。

44、顾其所以能至此者,究非世俗之学所能造其巅,亦非无本之学所能建其极也。

45、故太上处众人所恶之后,旋示一善地。

46、究竟此地何地?寸衷寸地是也。

47、得其地则性命有依,失其地则神气无主。

48、无主则乱,安能事事咸宜,合内外而一致,处人己而无争哉?然,谓其地为有,则多堕于固执;若谓其地竞无,又落于顽空。

49、此殆有无不立,动静不拘者也。

50、欲修至道,请细参其故,予以多积阴功,广敦善行,庶几上格神天,或得师指,或因神悟,予以会通其地,而始不堕旁门左道,得遂生平志愿也。

51、此地了然,道过半矣。

52、以下曰“心”、曰“言”数语,明在在处处,俱将检点至善,使不先得善地而居。

53、以后所云,无一可几于善者,此真头脑学问,本原工夫,如或昧焉,则持己接物,万事皆瓦裂矣。

54、吾故略泄于此,愿世之有志者,勿自恃才智,妄猜妄度,而不修德回天;惟虚心访道可也。

55、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56、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

57、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

58、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59、"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

60、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

61、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62、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

63、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

64、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65、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

66、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67、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

68、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

69、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

70、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

71、淖约微达,似察。

72、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

73、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74、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75、"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

76、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77、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章参照阅读。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