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登选 姜登选少帅剧照)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姜登选,姜登选少帅剧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925年,郭松龄发动兵变,特意给张作霖送了个棺材。棺材打开时,张作霖惊恐万分,扶棺痛哭。原来,棺材并不是空的,里面装着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且木板上遍布抓痕,显然人是被活活闷死的!
100多年前,正是军阀混战的时刻,各个派系的军阀将整个中国划分成四分五裂的局面,军阀之间互相征战,硝烟不断,战火四起,兵荒马乱,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直系、奉系、皖系等等旧军阀与各个地方的实力派在争权夺利的时候,全然不顾同胞之情,仅仅是为了一己私利,造成了旧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事情。
都说乱世之中能够出英雄,也能够出枭雄。在东北地区,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做张作霖,出生于草莽之间,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成就了自己东北王的美誉,更是成为了袁世凯的秘密心腹,统治着整个东北。
袁世凯死后,中原混战开始,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先后多次爆发了战争。而偏安一隅的张作霖则凭借日本人的势力,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除了日本人不安好心的扶持之外,张作霖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拥有当时人称五虎将的集团,分别是郭松龄,张宗昌,韩麟春,姜登选和李景林。
这五个人,成为了张作霖夺取天下的最大依仗和资本。郭松龄平素又喜欢穿一身布军服,与当时的白俄军装十分地相似,又因其身材魁梧,人称“郭鬼子”。张宗昌号称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等,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韩麟春是张作霖的军火大总管,东北地区的兵工厂就是由其一手操办。姜登选则豪爽轻财,和蔼可亲,能与士卒共甘苦,重义而轻利。李景林则是武艺高强,能够将武当剑发扬光大,同时对拳术的运用也很有启发。
这五个人中的结局,也是十分地迥异,郭松龄在起兵造反张作霖失败之后,被张作霖派兵追杀,然后暴尸三日。张宗昌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韩麟春1931年因病去世。李景林1932年病逝于济南,终年47岁。最为可惜的是,姜登选这个人,他的口碑十分好,却在郭松龄与张作霖交恶之后,被郭松龄杀死。在他死后一个月,战友想要重新厚葬他,打开棺材却发现另有隐情。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郭松龄与姜登选最早都在张作霖手下做事。特别是郭松龄,作为张作霖的头号助手,不仅在正规的军校里面接受过军事训练,而且是郭子仪的后人。
因此,当郭松龄来投靠张作霖的时候,犹如刘备遇到了诸葛亮,张作霖的实力一下子得到大大地增强。
郭松龄作为张作霖的军事教官,将自己平生所学都传递给了奉系军阀的军人们。而姜登选呢,则是张作霖的头号军事,口才特别地好,做人十分光明磊落,与郭松龄的睚眦必报、心胸狭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两个人因为三观不一致发生了交恶。
1925年的时候,郭松龄趁着张作霖不备,发动了兵变。尽管郭松龄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但是想要打下张作霖的大本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张作霖虽然暂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兄弟阋墙,说出去也是脸上无光的事情。
因此张作霖一面叫人去向自己的其他几个部下求援,一面与日本人展开了秘密谈判。而姜登选则自告奋勇地前往郭松龄的大营,想要做个说客,让大家罢了刀兵,重归于好。
张作霖素以知人闻名,得知姜登选将要去郭松龄大营做说客,死活不同意,因为他太了解郭松龄这个人了。
但是姜登选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虽然一向与郭松龄合不来,但是兄弟之间的情谊尚在,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可以扭转乾坤。
事情的结果并不是姜登选所想象的那样,一走进郭松龄的大营,就被后者派兵抓了起来,甚至还用枪逼着他一起反对张作霖。
面对这样的要求,姜登选自然不会答应了,对着郭松龄就是一顿大骂。被骂急了的郭松林掏出手枪来,对准姜登选的胸口就是一枪,确认其死亡之后,就随便找了一副棺材,在一处荒山野岭中将其埋了。
等到郭松龄战败被杀,张作霖的部下,姜登选的战友通过郭松龄的手下找到了埋葬姜登选的地方,想要重新厚葬。当揭开姜登选的棺材时,才发现棺材盖上不满了抓痕,而姜登选的手指缝里,满是木屑,死状极惨。
原来,姜登选当时虽然中了枪,但是并没有立即死去,而是在被埋在地下之后活活被闷死的。
可怜了姜登选一代名将,一生忠心耿耿,重义轻利,最终却无辜惨死,给中国近代史留下了悲伤的一笔。如果姜登选不死,6年后的九一八事变或许会有不同结果,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奉,起兵前他特意给张作霖备了口棺材,待战事结束后,这口棺材打开之时,张作霖竟一脸惊恐,扶棺痛哭,原来,这口棺材并不是空的,里面装着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且木板上遍布抓痕,显然人是被活活闷死的!
姜登选,奉军将领,东北王张作霖麾下悍将之一,他出生于一个富裕之家,孩童时代的姜登选受祖父姜凤岐和父亲姜同德的影响,开始读书写作,立志出仕为官,作出一番成就。
1903年,23岁的姜登选受官派去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深造,待其毕业归国后,经人引荐,投入朱庆澜的麾下做事,而朱庆澜见姜登选性情刚毅果敢,做事认真,便有意栽培于他。
1917年,朱庆澜辞去了在广东所担任的职务,而作为心腹幕僚的姜登选则选择与朱庆澜共同进退,辞去了所担任的职务,北上寻求发展。
不久之后,姜登选被北洋政府重新启用,被任命为总统府咨议,1922年,“东北王”张作霖为了扩充奉军的实力,便开始到处招贤纳士,他从下属的口中听闻总统府咨议姜登选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过,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便对其进行了邀请,而姜登选见张作霖诚意十足,便加入奉军,担任奉军总参议一职。
1922年4月28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而这场战争最终以奉军的节节败退作为结束,但是在这场战事中,姜登选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的,他不仅身先士卒,率部对敌作战,更是在奉军败退之际,主动率部断后,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奉军的伤亡人数。
战后,他不仅赢得了奉军兵士的拥护,更是得到了张作霖的青睐和信任,被张作霖委以重任,担任奉军训练总监一职。
姜登选在担任奉军训练总监的期间,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奉军“整军经武”的工作当中,这就使得奉军在短短的一年里,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素养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随后的“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一雪前耻,全面压制直系军队,取得“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而在这“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姜登选功绩显赫,因而被张作霖任命为安徽军务督办。
正所谓一家欢喜,一家愁,就在这份任命下达后不久,另一位奉军将领郭松龄却为此忿忿不平,原来这位奉军将领郭松龄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上也有上佳的表现,他对于安徽军务督办这个职务可谓是势在必得,但是令他失望和气愤的是,张作霖竟将这个职务给了姜登选,因此他对姜登选有了些许记恨之心。
随后,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郭松龄都与姜登选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和摩擦,这就导致二人结下梁子,成为仇家。
1925年,对于张作霖心生不满的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反奉,在起兵前他特意给张作霖备了口棺材,表示要与张作霖抗争到底,而姜登选听闻此消息之后,便乘坐火车来到了滦州,对郭松龄进行了劝解,希望他能够识大局,千万不可起兵反奉。
但是郭松龄反奉之心“坚如磐石”,他不仅对姜登选的劝解之语置之不理,还反过来劝解姜登选与他合作,一起起兵反奉。
姜登选则对此愤愤不已,当即就对郭松龄进行了斥责,历数郭松龄叛上谋友之罪,而郭松龄则恼羞成怒,当即命令麾下的侍卫将姜登选就地枪决,随后宣布起兵反奉,率部北上向奉天进发。
1925年12月,郭松龄反奉失败,他和妻子韩淑秀在老达房被张作霖的卫队枪杀,而张作霖则是派韩麟春等人去寻找姜登选的尸体,随后,在郭松龄兵士的引导之下在滦州的一个荒郊野外找到了一口装有尸体的薄木棺材。
韩麟春经过简单辨认之后,就将这口棺材运了回去,后续,为了验明这口棺材里到底是何人,这口棺材被打开了,在场的人纷纷被棺材里的场景给震慑住了,连一旁的张作霖也是一脸惊恐,只见姜登选的遗骸双手绑绳已松,棺内木板遍布爪痕,这就说明郭松龄在枪决姜登选时,其实并没中要害,这就使得在棺材里苏醒的姜登选被活活闷死。
看到这一幕的张作霖顿时潸然泪下,扶棺痛哭,命人重新将姜登选的尸体入殓,择地厚葬。
后续,张作霖为了表彰姜登选这位爱将的忠诚与勇敢,在奉天为姜登选修建了一座“姜公祠”,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姜登选与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郭松龄并称张作霖麾下的“五虎将”,在这五虎将之中,姜登选的口碑最好,也最得人心,因此姜登选死后,不仅他麾下的将士对他十分怀念,连他家乡的老百姓也对其十分怀念!
#历史#
#人物#
1925年,张作霖发现一个棺材,打开一看,里面血肉模糊、满是抓痕,赫然躺着的是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顿时,张作霖如五雷轰顶,扶棺痛哭:“你太傻了,太傻了啊!”
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而姜登选是他的得力爱将。
这一年,姜登选45岁,时任奉系第一军军长,相当于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但他却死在了棺材里。
从棺材上的抓痕和血迹来看,姜登选显然在生前受了重伤,并被人活着封死在了棺材里。
姜登选是一代名将,读过书,留过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炮兵学,属于正经接受过军事教育的人才。
他28岁归国,33岁就获得了少将军衔,属于非常有才能的年轻人。
张作霖没读过多少书,但对读书人非常尊敬,1922年,他亲自邀请42岁的姜登选来到奉天,指挥奉系军队作战,并委以重任。
而姜登选也是个非常典型的中国武将,信奉士为知己者死,当张作霖对他无比欣赏时,他也对其忠心耿耿。
一代名将,为何会落得一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这就不得不提到张作霖的好儿子——张学良了。
张作霖称得上一代枭雄,他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投身绿林,最后被清政府招安。清政府灭亡后,他就成了奉天督军,人送外号“东北王”。
然而,他的儿子张学良,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相反,张作霖在世时,张学良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红颜知己无数,还因吸食鸦片而面黄肌瘦。
虽然张学良如此不成材,但因为他是发妻所生,而张作霖对发妻心怀愧疚,便一直想要传位给张学良。
后来,张学良透露出想要进军队的想法,张作霖就连忙给儿子铺路。
张学良和姜登选倒是没有什么交集,不过,张学良欣赏且信任的郭松龄,却一直对姜登选有着异样的感情。
当年,郭松龄、姜登选同时归属于朱庆澜的部队,可朱庆澜对姜登选非常欣赏,却对郭松龄很是平淡。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郭松龄是比不上姜登选的。
后来,朱庆澜从四川前往广东,姜登选跟着去了,但郭松龄则回到奉天担任东北局的教官。
机缘巧合之下,郭松龄成了张学良的教官,并且得到了张学良的欣赏,自此平步青云。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郭松龄担任第三军副军长,和张学良一起打配合,而姜登选则是第一军的军长。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姜登选跟随张作霖比较晚,但晋升速度还是比郭松龄快得多。
1925年,郭松龄突然发动兵变,打了张作霖一个措手不及。此时的他,刚孤注一掷和吴佩孚等人争夺霸权,郭松龄的反叛,让他的实力大损。
张学良也很郁闷。
他悲痛于自己信错了人,却又心存侥幸,只想着郭松龄是相差了。
恰好此时,姜登选乘车回奉天,路过滦州车站时,他下了车,想要亲自劝说郭松龄回头。
位高权重的将领,直接去见叛变的将领,十分不明智。
不过,当时军阀混战,涉及到重量级人物时,基本也不会下杀手。毕竟,外敌当前,良将难求,杀一个就少一个。
大家最多扣押下来当人质,然后要钱要资源。
可姜登选是君子,郭松龄却不是。
郭松龄直接扣押了姜登选,想要劝他和自己一起起兵。此举遭到姜登选的破口大骂,此后,郭松龄就派人把他给枪毙了。
郭松龄也是奉系将领,他带走的都是东北军,和姜登选是老熟人。
大家下不去手,可军令如山,最后,几个士兵决定,从背后将姜登选乱枪打死。
行刑后,郭松龄随便找了个薄木棺材,把姜登选丢在里面,然后扔到了荒郊野外。
后来,张作霖答应日本人的条件,打赢了这场战,杀掉了郭松龄。
找到姜登选的棺木时,张作霖看着他的惨状,忍不住扶棺痛哭:“你太傻了,太傻了啊!”
张作霖知道,姜登选之所以去劝郭松龄回头,还是为了他们父子俩。
后来,张作霖在沈阳建了姜公祠,以示纪念。
【灵枫历史阁】
因为郭松龄的反叛,张作霖不得不求助日本人,才勉强打了胜仗。此后,他率军打入北京,担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了中华民国最高统治者。
然而,1928年,他被日本人埋的10万吨炸药炸死。
而他的好儿子张学良,临危受命,接替东北王的职位,却在1931年日军侵华时,忍下杀父之仇,要求军队不放一枪,避免落人口实。
就这样,东北沦陷,而天真的张学良,居然想要靠着国际舆论逼日军返还东北。
当然,没有武力值,国际舆论只是个笑话。
后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立下大功,可他却天真陪着蒋介石回去,直接被软禁多年。
他还是名义上的东北军首领,但因为被软禁,东北军被汇编入其他部队。
如果真的要算,东北人在抗日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却因为遇到一个不太靠谱的首领,功劳成了别人的不说,还要被其他地区的士兵们嘲笑。
故乡被侵占,他们比谁都恨,只可惜,当时军令如山,若有人敢动手,直接军法处置。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故乡沦陷。
这样的痛楚,恐怕许多东北人至今难忘。
虎父犬子,让人唏嘘。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灵枫历史阁,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打卡挑战局#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在杀掉奉系大将姜登选后,率七万原奉军精锐,一路势如破竹,攻占山海关、连山防线、锦州、直逼奉天,惊慌失措的张作霖一度准备逃离。
郭松龄起兵反奉,是在一个多月前开始酝酿的,当时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张作霖的奉军都派人到日本观操。国民军的代表是韩复榘,奉军的首席代表是郭松龄。
有一天夜里,郭松龄来到韩复榘的住处,神秘地说道:“有一件稀奇古怪的事,要和你谈谈。这次我刚到东京之后,忽然有日本参谋本部的一个重要职员来拜访我,没有谈几句话,就问我:你这次到日本观操,是否还负有代表张作霖将军签订密约的任务?我说:只是来观操,没有别的任务,更不知道签订密约的事。于是来访者无精打采地走了。当时弄得我莫名其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后来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张作霖打算签订一些条约,以换取日本供给大量军火,用来进攻国民军。”
接着,郭松龄义愤填膺地说:“张作霖不顾一切,这种割肉饲虎、引狼入室的干法,无论如何我是不能苟同的。我不是个人的走狗,我不能昧着良心服从乱命。他若打国民军,我就打他。”
郭松龄叮嘱韩复榘:“今天的谈话请一定保密,别对别人说。”
韩复榘深知事关重大,说:“我对郭先生的人格十分钦佩。我回去之后,一定将你的意思报告冯先生,请你放心好了。”
11月5日,韩复榘回到绥远特区的包头,向冯玉祥报告了他和郭松龄在日本谈话的内容。当时,张作霖派许兰洲、郭仙桥等人到包头去见冯玉祥,说杨宇霆、姜登选被孙传芳打败,要求冯玉祥派兵帮助他去打孙传芳,奉军可以让出保定大名防地,且支援他一批武器,包括飞机大炮。同时又威胁,若不同意,就不予谅解,因为此前孙传芳曾派代表和冯玉祥秘密联系,此事被张作霖所侦知。
冯玉祥受到张作霖的软硬兼施,十分气愤,但是国民军的力量,不足以单独和奉军抗衡。冯玉祥心急如焚,因此,当时得知韩复榘带来的郭松龄的信息后,非常高兴,但还是谨慎地说:“这是件大事,我们不能轻率地乱作主张。最好请郭先生写个亲笔的东西,派一两位亲信的人来,两下里从长计议一下,方显得郑重。”
韩复榘马不停蹄,次日即折返天津,向郭松龄转达了冯玉祥欢迎合作的诚意。
郭松龄得到冯玉祥的回应,很是高兴,11月19日,派亲信李坚白、弟弟郭大鸣,由冯玉祥的老参谋长时任京汉路局局长的王乃模陪同来到包头。几人带来了郭松龄的亲笔密信,并提出双方合作的初步意见。
密信的主要内容是:如果奉张进攻国民军,郭松龄即攻奉张,郭松龄的部队番号拟改为国民第四军或改为东北国民军;郭松龄的部队将来开发东北,绝不过问关内的事。
冯玉祥见到密信后,彻夜与李坚白等人洽商。冯玉祥得知直隶的李景林也参加这个举动,更是喜出望外。但是,对于李景林要求把直隶、热河全部划拨给他,冯玉祥面露难色。
郭松龄的代表说:“李景林参加我们共同行动,关系很大。事成之后,防地问题还可以从长计议,现在不宜过分计较。”言外之意是过后可以商量。这样,冯玉祥就完全同意了郭松龄一方的意见,签订了密约,冯玉祥还郑重地签了字。冯玉祥又加派参谋长熊斌与王乃模一起,陪同郭松龄的代表即日回天津。
郭松龄见到了熊斌,对签订的密约完全赞同,并也签了字。
作为奉系骨干将领的李景林为什么和郭松龄一起反对张作霖呢?因为郭松龄对李景林有救命之恩。
在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张作霖命李景林进攻热河。因李景林是直隶人,图谋直隶地盘。便在攻下热河后,率部占领了天津。驱逐了直隶省长王承斌,住进了省长公署。这就打乱了张作霖的战略部署。
张作霖大怒,要杀李景林。郭松龄劝阻张作霖说:“我军刚入关,就在阵前斩杀大将,于军心不利。”
张作霖听了郭松龄的话,没有杀李景林。为此,李景林很感激郭松龄。听到郭松龄要反奉,李景林表态道:“二哥,你一切放心,我一定帮助到底。”
最后,郭松龄在天津督署,与国民军代表熊斌和李景林共同协商合作办法。郭松龄的参谋长魏益三也出席参加。
会上,李景林对国民二军在直隶的行动表示不满。熊斌当即诚恳表示:“国民二军的纪律,我想大家都很知道。冯总司令已下令并派人前往制止,今后彼此一家,当更不成问题。”
李景林在会上的表态也很好,保证他的部队将随郭军之后向山海关方面移动,以资接应。郭松龄表示,希望国民军在精神上给予大力支持。
就这样,郭松龄、冯玉祥和李景林结成了反奉三角同盟,有了这个同盟,郭松龄解除了后顾之忧,便决定起兵。
11月20日,张作霖突然电召郭松龄回奉天一行,张学良也劝郭松龄回奉天当面陈述自己的意见。郭松龄疑心他的活动已被张氏父子识破,召他回去是别有用心,于是立刻下了提前行动的决心。
当时,郭松龄代表张学良组建奉军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第三方面军军团长虽然是为张学良,但是编组工作,统由郭松龄负责,因而他得以掌握第三方面军大权,这就为他举兵反奉提供了先决条件,也打了张氏父子一个措手不及。
1923年初冬的一天,张作霖突然收到下属韩麟春的急电:大帅,买机器设备的50万银元让我输没了,本人愿以死谢罪!张作霖看完以后勃然大怒:“这么点小事就要死要活!以后怎么为我管理兵工厂,说罢,豪掷100万银元,让其一半捞本,一半购买机器设备。
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上吃了败仗后的张作霖痛定思痛,决定编练新军,大力发展军工业。
当时,奉天有一个老旧的修械所,张作霖想将这个修械所改造成像河南巩县兵工厂那样的兵工厂,以此来提高和改善奉军武器装备落后的尴尬局面,为此,他找来下属韩麟春,不仅让其担任兵工厂总办,还给了韩麟春50万银元,让其南下上海选购兵工厂所需的机器。
随后,拿着这50万巨款,韩麟春便带着几个下属一路南下来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后,韩麟春见拍卖机器的展销会还没有开,便带着几个下属在上海的街头闲逛了起来,而就在这逛街的期间,韩麟春看到街面上有一个大赌坊,赌兴骤起,便带着几个下属走进了赌场。
起先,韩麟春本想小赌怡情,玩上几把,但当天韩麟春的赌运实在太差,接连输了数把,将自己身上所带的钱财全部输了去,韩麟春为此输红了眼,心中极不甘心,就将拿50万巨款拿了出来,想用这笔钱,将前面输掉的钱赢回来。
但是令韩麟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非但没有赢回自己的老本,反而还将这50万巨款也输了个精光。
无钱再赌的韩麟春这下才清醒许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这50万巨款如何购买机器设备,又如何回到奉天向张大帅交差呢?
想到这里,韩麟春越发的纠结和害怕,回到居住的饭店后,韩麟春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鼓起勇气向张作霖发了一份电报,然后将自己在赌场上输掉这50万银元的事情陈述了出来,陈述完整件事情后,韩麟春坦诚了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错误,然后表示他本人将会以死谢罪。
张作霖看到电报后,起初气的直跺脚,大骂韩麟春是一个“挨千刀”的赌鬼,但是冷静下来后,觉得事情已经发生,现在要做的就是“补救”,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于是乎,张作霖将军需处长叫到了大帅府,让其给身在上海的韩麟春汇去100万元,并且注明这笔100万元,50万购买机器设备,50万去扳本,赢回先前所输的钱财。
而待在饭店的韩麟春原以为张作霖会对自己进行斥责和处罚,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张作霖非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是又给了他100万元,这就令韩麟春大为感慨,感慨张作霖是一个如此慷慨仗义之人。
随后,韩麟春就拿着钱财又来到了赌坊,而赌坊的老板见韩麟春出手如此阔绰,派人去调查韩麟春的底线,才知晓到韩麟春是张作霖的下属,而赌坊的老板为了不得罪张作霖,便暗示手下“赌官”只可输钱,不可赢钱,就这样,韩麟春不仅将先前数去的钱财赢了回来,还除此之外,多赢了不少钱。
韩麟春为此十分高兴,回到饭店之后,便向奉天发去电报,陈述自己不仅将先前输掉的50万元赢了回来,还除此之外,又赢回了不少钱。
随后,韩麟春拿着所有的钱财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回了奉天,而大帅张作霖在看到了这些机器设备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张作霖对韩麟春的宽恕,使得韩麟春对张作霖感激涕零,在后续建设和发展兵工厂的事宜上,韩麟春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就将这座兵工厂建设完毕,并将其命名为“奉天军械厂”。
这座“奉天军械厂”是当时中国规模第一的军工厂,不仅能够自行生产冲锋枪,重机枪等各类轻重武器,还能够制造榴弹炮,山炮这些攻坚利器。
而有了这座“奉天军械厂”的加持,张作霖不仅顺利扩军和练兵备战,也使得张作霖凭借武器和后勤补给上的优势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仅赢得了这场与直系之间的“二番战”,更是顺利入关,逐鹿中原。
而张作霖能够拥有如此令人羡慕的“奉天军械厂”,这还是因为张作霖有容人之心,重义轻利,下属韩麟春将张作霖给予其的购买军需设备的50万银元输在了上海的赌坊里,张作霖在知晓这个事情后,不仅宽慰了韩麟春,还给出了正确的补救措施,从这一点来说,张作霖确实是一个有智慧,有气魄,有大格局之人,这也使得张作相、孙烈陈、杨宇霆、王永江、魁升、李景林、史纪长、邢士廉、姜登选、王树常这些东三省的名人异士纷纷投靠于他,为他所用。
#历史#
#人物#
他做过什么?能让张学良说:如果他还在,日本不敢发动“九一八”
1981年9月18日,恰逢“九一八事变”爆发50周年之际,还没有获得人身自由的张学良在回忆往事时说,“如果当时有一位将领在,日本就不敢发动‘九一八’。”这个人是谁?他又做了什么?能让张学良又如此感叹?
这个人就是奉军中争议最大的将领郭松龄。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903年,郭松龄进入省城东南常王寨董汉儒先生开设的书院学习。在这里,郭松龄接触并研习了一些新兴知识学科,后因日俄战争的爆发被迫辍学,并在此后投考军校。
不过,郭松龄的军旅生涯并不平坦。起先,他跟着陆军统领朱庆澜在四川混。没混多久,便赶上了辛亥革命,清政府亡了。朱庆澜丢了饭碗,郭松龄自然也只能卷铺盖走人,回东北老家。
随后郭松龄追随孙中山投身护国运动。运动失败后,郭松龄不得不再次撤回东北。适逢张作霖扩充军队,急需人才。郭松龄凭着过硬的军事本领,在张作霖重建的陆军讲武堂担任了战术教官。
在此期间结识在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经张学良的推荐,郭松龄被张作霖委任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1921年,张作霖又委任郭松龄为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领导的第三旅组成司令部。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全线溃败,只有张学良与郭松龄领导的东路部队有胜利,打破了吴佩孚突破山海关,实现直捣关东的计划。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与郭松龄担任第三军的正副军长,与姜登选、韩麟春为正副军长的第一军作为奉军的主力,击溃直军并获得胜利。
那为什么忠于少帅张学良,立下赫赫战功的郭松龄会成为奉军最受争议的将领呢?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做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反奉战争。
郭松龄反奉,是中国近代颇为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是奉系军阀内部矛盾的公开化与总爆发。在这场斗争中,原为奉军翘楚的郭松龄,联合冯玉祥、李景林,通电劝谏张作霖下野,同时准备引兵攻击杨宇霆,并枪杀了途径滦州调和的姜登选,战争初期,郭松龄部捷报频传,打得张作霖手忙脚乱,几乎绝望。
其实张作霖对郭松龄是有知遇之恩的,郭松龄刚回奉天时,身无长物,张作霖听张学良说他是个人才,因此就给他两千块大洋他安家。所以在奉军的人眼里,郭松龄反奉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之举。那事实真的如此么?其实不然,郭松龄反奉的原因除了他自己有功无赏,心生不平和受到同僚排挤以外,直接原因是他偶然间得知张作霖正在向日军购买武器,作用自然是要对南方军阀下手,此举让郭松龄十分愤怒,认为张作霖眼中只有个人利益,没有家国大义。
于是在回去之后,郭松龄便偷偷联络冯玉祥,准备将张作霖拉下马。不过最后因为冯玉祥在关键时刻率军攻打摇摆不定的李景林,致使李景林倒向张作霖,转而夹击郭松龄,加之日本方面的公然干涉,三面受敌的郭松龄由胜转败,与夫人一并殉难。
郭松龄夫妇遇难后,张作霖为了发泄对他的怨恨,下令将郭松龄夫妇暴尸三日,并将他们尸体的照片印成文件发给各部传阅。文件送到张学良面前时,他只是沮丧地在文件上批了“以火焚之”四字。日后,张学良每当有难事时,都会感叹:“若茂宸在就好了。”而也正是因为张学良和郭松龄有着密切的交往,知道郭松龄的才华,才会发出“如果他还在,日本人就不敢发动‘九一八’这样的感慨。
总之,郭松龄是一个傲气却又富有理想的军官,他虽然是东北军眼里的反贼,但却是东北军里最忠于张学良的人。或许他起兵也有私人恩怨的成分,但从小经历国仇的他,心里知道,只有改良军阀习气,才能复兴中华。而也正是有很多像郭松龄这样心存报国之心的人存在,我们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
段祺瑞重新上台后经常受张作霖的气,张作霖先是让张宗昌做山东的督军,面对张作霖的压力,段祺瑞只能忍气吞声。然而张作霖胃口很大,张作霖又保荐姜登选为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为下一步侵占安徽地盘做准备。到这时段祺瑞就忍无可忍了,说安徽是自己的家乡,如果这个自己都管不了,那自己就不干了。张作霖听到段祺瑞这样说,也就退了一步,暂时不提安徽督军的问题。
1924年9月,直奉第二次大战时,奉军一、三联军强攻山海关正面。第一军军长为姜登选,副军长为韩麟春;第三军军长为张学良,副军长为郭松龄。姜登选和韩麟春本来没有嫡系军队,张作霖临时以高维岳师、齐恩铭师、裴春生师、赵恩臻师、孙旭昌师等编成为第一军。由于怕这些师长们不听指挥,张作霖又编成了一、三联军,由张学良和郭松龄共同指挥。
第一军孙旭昌师率先攻入九门口,直军的旅长冯玉荣兵败自杀。直军总指挥吴佩孚连忙派直军精锐靳云鹗师、张福来师增援九门口,双方在九门口展开激战,伤亡都很大,奉军团长窦伦战死。
张学良加派了两个师增援但仍然抵挡不住直军反击,他只得从进攻山海关铁路线的奉军中抽调了八个精锐步兵团,由郭松龄率领,增援九门口。
在此紧急关头,性格狭隘的郭松龄和姜登选、韩麟春发生矛盾,郭松龄一怒之下竟然不顾战局危急,在夜里带着八个团撤离阵地,向后撤退。
张学良得知郭松龄擅离职守后,连忙去追赶郭松龄,两人在一个旅馆相见。见面后,两人抱头痛哭,在张学良的劝说下,郭松龄又带着部队前往阵地。
在奉军的强攻下,直军军心摇动,开始退却。张学良率奉军由右侧秦皇岛迂回到石门寨、黑山窑等处包围直军,俘虏无数。此役缴获直军步枪数万支、大炮200余门、轻重机枪千余挺,大获全胜。
1924年奉军得胜入关后,李景林督冀,张宗昌督鲁,随后杨宇霆督苏,姜登选督皖。以上四人与郭松龄地位相同,虽然资历高一些,但是战绩是不如郭松龄的。
郭松龄认为自己劳苦功高,但是却没有得到一省的地盘,心中非常的愤怒。尤其是和郭松龄有嫌隙的杨宇霆、姜登选都成了一方大员,这让郭松龄更难以忍受。后来郭松龄起兵反奉后,姜登选回奉天路过滦州时,为郭松龄派人抓住后枪毙,这其实就是郭松龄的一种泄愤方式,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心胸确实太过狭窄,不过郭松龄的爱国之情却是值得肯定的。
在杨宇霆督苏、姜登选督皖时,张学良曾请求张作霖,给郭松龄一个省的地盘,但是,当时张作霖忽略的郭松龄的情绪,他对手下说:“将来我的一切都是小六子的,他郭茂宸还怕没有地盘的,我的就是小六子的,小六子的不就是他的。”
1925年11月21日晚,郭松龄发出了讨伐张作霖、杨宇霆的通电,正式起兵反奉。郭松龄在滦州起兵时,有不少人与他都有接头,冯玉祥曾给郭松龄电报,愿出五个旅协助攻入关外。郭松龄则复电称:“奉天事奉天办,不要他人管,如果参加,当以敌视之。”
热河都统阚朝玺派人与郭松龄联系和他一致行动,但提出事成之后,要给他黑龙江省督军。郭松龄则提出阚朝玺所部三个旅接受改编,阚朝玺去当高等顾问。冀省督军李景林先此前也同郭松龄有反奉的约定,但后来冯玉祥要夺取李景林的天津,让李景林去热河当都统,李景林一气之下,又倒向了张作霖。
郭松龄起兵之初,由于掌握了奉军最精锐的部队,所以优势很大,但是他刚愎自用,拒绝和任何和他试图联合的人平等相处,这就让不少本来要反奉的人最后又倒向了张作霖。
郭松龄字茂宸,绰号郭鬼子,因其秉性特别,刚愎任性,不通世故,并且外貌也像印度人,所以奉军将领给他起了这样一个绰号。
郭松龄在起兵前,是张学良最倚重的人,张学良在讲武堂学习军事时,郭松龄在该堂担任战术教官,军事学识有独到之处,深为张学良所钦佩。但是郭松龄为人偏激,和同僚关系很差,也时有出轨之处。郭松龄有时还越俎代庖,去别的的教官的教室点名检查,有一次处罚了半数以上的学员。
更有甚者,有一次讲武堂各区队正在操场训练时,郭松龄到操场鸣哨集合各区队长等人训话。当时,总区队长孙旭昌也在场,这本是总区队长的指责,郭松龄置孙旭昌于不顾,使孙旭昌难堪。
事后,孙旭昌向讲武堂的教育长熙洽提出辞职,经熙洽好言慰留,并通告全堂,批评郭松龄:“谓分职设官,贵有专责,今竟有人越俎代庖,有乖职守,殊属非是。”
郭松龄后来离开讲武堂,经张学良保荐担任奉天督军少校参谋。张学良当了卫队旅旅长后,马上调郭松龄为该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后来,郭松龄又升任第八旅旅长。郭松龄在两年时间内从少校参谋升到旅长,这完全是张学良的特殊关照,张作霖对郭松龄的印象其实一般,更多的是给张学良这个儿子的面子。
郭松龄在当了师长后,奉军同级师长们与他联系事情时,郭松龄对于这些师长们极无礼貌,因而郭松龄和奉军将领大部分的关系都很僵。
张学良对郭松龄的关心可谓是无微不至,张学良每出去到饭馆吃饭,必约郭松龄同往,倘郭松龄不能来,张学良往往会闷闷不乐。郭松龄喜跳交际舞,只要郭松龄有闲暇时间,张学良大都会举办舞会,处处投其所好。
巨流河之战,郭松龄兵败,他和妻子韩淑秀在逃亡途中,被奉军骑兵穆春旅在辽中县老达房村抓获,在杨宇霆的建议下,张作霖当日即派副官郑奎武持其手谕,将郭松龄夫妇立即就地枪决。
张作霖之所以连郭松龄的面都不见,就下令处决,就是害怕张学良营救。对于郭松龄,张学良可谓是完全尽到了师生、朋友之谊。
奉军“五虎将”(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姜登选,郭松龄 )之中要说谁最能打,那一定非郭松龄莫属。没办法老郭家有这个基因,因为郭松龄是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后人。这个为大唐平定过“安史之乱”的郭大帅,一定没有想到,千年之后,他的后人竟然起兵叛乱,被别人给平定了。
郭松龄的发迹跟别人不太一样,别人升迁靠得是领导提拔,老师推荐,而他靠的是自己的学生。没办法,谁叫他的学生是张大帅的宝贝儿子张学良呢。(自古陪太子读书就是升迁的最佳途径)。张学良常说自己跟郭松龄是亦师亦友,这话含蓄了。用老帅的话讲:小六子跟郭鬼子铁到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两个人除了老婆之外,不分彼此。
老帅是个明眼人,话说得有点儿酸却很到位。郭松龄或许把张学良当兄弟,或许当跳板,但张学良却一直拿他当知己、当主心骨。郭松龄死后,张学良凡是遇到拿不定主意的大事,总是默默地念叨:要是茂宸(郭松龄的字)还在就好了!不过话说回来,有人赏识提携那是外力,核心还是自己要有真本事,仅靠感情向上爬,长久不了。就能力而言,郭松龄绝对是个少有的将才,如果他没有真本事,就算能忽悠了小张,也绝对忽悠不了老张。
老帅也很中意郭松龄,中意不是出于爱屋及乌,而是看的真本事。在私企,业绩永远是博得领导欢心的第一法宝,人家小郭的战功在那摆着,带兵打仗无人企及,想不喜欢都难。何况,人是儿子推荐的,战功证明郭松龄的能力对老帅而言是次要的,证明自个儿子有眼光,有识人之能才是最重要的。
老帅心里很清楚,自己英明一世,也不过一世而已,要想自己打下的基业能传承下去,那还要儿孙有出息才行。现在儿子身边有郭松龄这样关系铁、能力强的人辅佐,想必自己日后可以含笑九泉了。张学良对郭松龄的信任是独一无二的,但在老帅那里,郭松龄最多排第三。
自从第一次直奉大战失利之后,老帅就对他那些不长进的老兄弟们失去了信任,转而倚重以杨宇霆和郭松龄为首的后起之秀。在这些少壮派军官里,除了儿子张学良之外,老帅最信任的人有三个,第一位“小诸葛”杨宇霆,第二位忠厚沉稳的姜登选,最后是郭松龄。
郭松龄与杨宇霆历来不合,一是,二人性格相近,都是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主儿,相互看不上。二是,两个人分属两个派系,还都是各自派系的带头大哥。杨宇霆属于“士官系”,背后有老帅支持;郭松龄属于“讲武系”,背后是少帅张学良,在这可以理解为“太子党”。“太子党”跟皇帝近臣明枪暗箭、争斗不止,属于历史常态,不新鲜,所以郭杨二人不对付实属正常。可不正常是郭松龄是个宁折不弯的性格,他见打仗不咋地的杨宇霆却仗着老帅撑腰,处处都压着自己一头,心里窝火,二人的矛盾日渐激化,这也就日后他起兵反奉埋下了伏笔。#历史上的趣事##历史冷知识#
#张作霖敢惹斧头帮吗#
张作霖,字雨婷。
东北三省民国时期的张大帅,拥有将近三十万的陆军,两个骑兵师,炮兵至少达到师的编制。巅峰时期,除东北外,还控制着北京上海等地区。
张宗昌管理山东,姜登选管理安徽,杨宇霆管理江苏,直隶督办李景林,这些带兵打仗的将领或者军师 都归于一帅,就是张作霖。张作霖让他们往东,他们不会往西。
少帅张学良派了一个军官替自己去给杜月笙庆生日送贺礼,即使是一个校级军官,杜月笙也对这位长官彬彬有礼,因为他代表的是堂堂的中华民国少帅。少帅为什么在当时如此的被重视 到哪里都有面子,受待见。主要是因为他父亲,老帅。
不管是大帅还是少帅,随便派一只团级以上的队伍,都可以灭了斧头帮。
本文姜登选,姜登选少帅剧照)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