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古德里安名言,古德里安最爱说的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不管未来敌人的武器是如何的优...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古德里安名言,古德里安最爱说的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管未来敌人的武器是如何的优越,各种口径的火炮在射程和精确度上如何的进步,炮兵运用在技术上的战术如何发展,都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心。我们还是认定了坦克是现代攻击战中能用的最好武器,也最为有效。我们绝不改变我们的信心,除非技术专家能够拿出一个更好的武器给我们看。虽然有这样一句古老的格言:“只有火力才能够为运动开路”,但是我们还是反对那种耗费时间和弹药的炮兵准备射击,因为奇袭的效果完全都丧失掉了。——《古德里安》

都2202年了,还有人相信苏德战争中苏联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天气,难道是苏联的天气很爱国,只冻德国人而不冻苏联人?下面我们来戳穿一下这一谎言!

第一,莫斯科战役时的天气其实并不算冷,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度,而11月8日的最低温度是零度。虽然11月11至13日气温曾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至零下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被称之为“严寒”。真正严寒(零下40度)的降临是在1941年12月5日苏联红军转入反攻之际。也就是说,严冬气候只是在苏联军队转入反攻追击德军之时起到一定作用,而残酷的莫斯科城下阻击战却是在并不太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

第二,有观点认为苏联天气比德国更加寒冷,所以苏联人比德国人更耐冻,受天气影响较小,实际上这也是生活常识地理知识匮乏的表现。苏联天气比德国稍冷也是事实,但是这也绝不是德国打败战的根本原因。如一个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普通人,到寒带地区穿着与当地人一样的衣物,他可能会感觉到冷,但绝对不会被冻伤,更不会因为冷而无法活动。所以即便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去寒带地区只要穿着得当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适应性问题,而军人的体质一般强于普通人,他们对地域环境及气候变化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只要后勤补给没问题,都不存在丧失战斗力的说法。如果苏联人的后勤和德国一样糟糕,即便是抗寒耐冻的俄国大汉,穿着德军那样的秋夏季单褂,照样得冻成冰棍!拿柏林和莫斯科比较可知,两个城市纬度相差不大,柏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莫斯科冬天比柏林冷是事实,但是温度相差并不大。其实苏联最寒冷的地区属于西伯利亚,欧洲领土部分天气没有想象的严寒,而苏德战争的转折地——斯大林格勒的纬度和德国南部地区的纬度更是相近,气候上根本没有太大跳度。另外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有很多高加索和中亚士兵,他们的家乡并不寒冷,比德国热得多,为什么畏寒的他们却不受影响呢?如此,结论很明显了,德军兵败莫斯科的关键在于后勤补给不力。

第三,有观点认为德军后勤不给力的原因依然是天气,苏联雨季造成的的泥泞导致德国的物资补给车辆深陷其中,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其实,这锅甩得同样不漂亮,难道苏联的泥泞很爱国,只为难德国人,不为难苏联人?事实上苏联人的后勤补给压力比德国更大,苏联保卫莫斯科的主力多是从远东调回的原本防备日本的部队,兵力调遣,装备运输,距离更远,耗时更长;红军的后续补给主要是从乌拉尔工业区获得,乌拉尔到莫斯科的距离和德国的仆从国基地到莫斯科的距离相差无几,更为关键的是德国占领了苏联交通最为发达的西部工业区,尤其是铁路线的密度比苏联远东及乌拉尔地区大得多,运输物资和兵力比苏联方便太多了。

第四,“天气制胜论”最早出自古德里安的名言:“如果不是严寒的阻遏,我们11月份就在克里姆林宫里饮酒庆功了”。实际上这是古德里安等一批德军将领为自己指挥作战不力找的借口,借以掩盖自身的失误。交战双方是在同一天气下作战,老天爷对双方是公平的,德军受天气影响主要原因是后勤补给不力,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战争中的后勤补给也是非常考验指挥官的军事素养的。而德军主要将领缺乏预见性,对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临战之际受到后勤补给不足的掣肘时又怨天尤人,显然不是一个指挥官应有的品质。

本文古德里安名言,古德里安最爱说的话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