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2021新年宝宝出生,2021年出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年,2022年。出生人口历史新低...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2021新年宝宝出生,2021年出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2022年。出生人口历史新低//@缘分天定159694608:出口下降,和疫情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最主要的还是美国和欧洲对我国的政策影响

看财经

中国11月出口负增长8.7%,必须要稳增长,理解并支持防控政策优化

人口急剧老龄化,新生儿出生率下降,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19年出生人数为1465万,其中二孩占比为59.5%,2020年出生人数为1200万,二孩占比还是高,2021年国家放开三胎,出生人数为1062万,比上一年减少竟138万人,2022年出生人数预估为900多万,不难看出人口负增长时代提前到来。 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变化来看,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当年净增人口达到了906万人。可好景不长,随后几年出生人口不断下降,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779万人、530万人、467万人、204万人、48万人,这些数字让人震惊。

从全球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从生育陷阱里跳出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一旦遇到社会变革、战争、灾害、失业和新冠疫情人们生育意愿更低。在新生儿断崖式减少的同时,老年人口却突飞猛进。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未来十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年轻人将抚养更多的老人,意味着养老金的短缺,意味着房产价格、股票价格的下跌。人口下降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国家问题,第一,社会劳动力减少。第二社会老龄化问题加重。第三,经济发展放缓。第四,年轻人不再喜欢生孩子。

全球人口锐减的未来趋势已经难以改变。过去我们模模糊糊地为一个人口更多的世界做好了准备,现在却完全没有准备好迎接一个人口锐减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快速前进

#2021生机大会# #我们十年故事# 2012年,老二出生,从以前一个带着老大动不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人,又被重新打回原点,做一个每天睡不醒,不够睡的机器。

一晃十年过去,老二已经褪去稚气,变成了一个调皮的男童,中间经历了职场变动,经历了家庭变故,又一起熬过了这艰难的三年。

生活以它该有的样子,不紧不慢的前行。

有时只希望时光能做偶尔的逗留,让孩子那份天真不至于快速褪去。

但更多的是希望家人平安,希望远离口罩,希望他永远是个心怀希望的人。

2016年正式放开2胎,当年出生1786万人口,2017年1723万,这两年是峰值。随后2018年开始下降到1524万,2019年下降到1465万,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2021年出生人口只有1062万。

也就是说今年入学的孩子还处于上个人口的波峰阶段,几年后入学儿童就会减少40%。理论上到时候老师与学校需求都减少40%。

那么问题来了学区房还有升值空间吗?

2021年女儿出生,2000年出生,2022年他才22岁,所以女儿就是未婚先孕生的啦。虽然现在已经拿证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梅蛮律师:有意思的数据。2018年出生1523万,死亡993万,结婚1010.8万对;2019年出生1465万,死亡998万,结婚926万对;2020年出生1200万,死亡1000万,结婚813.1万对;2021年出生1062万,死亡1014万,结婚764.3万对;2022年上半年结婚373.2万对。2022年出生人口大概率降到1000万以下。死亡人口大概率1000万以上,人口巅峰在2022年大概率出现。

梅蛮律师保险、房产律师

有意思的数据。2018年出生1523万,死亡993万,结婚1010.8万对;2019年出生1465万,死亡998万,结婚926万对;2020年出生1200万,死亡1000万,结婚813.1万对;2021年出生1062万,死亡1014万,结婚764.3万对;2022年上半年结婚373.2万对。2022年出生人口大概率降到1000万以下。死亡人口大概率1000万以上,人口巅峰在2022年大概率出现。

大家放心吧,二十年以后,娶媳妇难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了。

据统计,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比2012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改善明显。

女孩越来越多了。

有意思的数据。

​2018年出生1523万,死亡993万,结婚1010.8万对;

2019年出生1465万,死亡998万,结婚926万对;

2020年出生1200万,死亡1000万,结婚813.1万对;

2021年出生1062万,死亡1014万,结婚764.3万对;

2022年上半年结婚373.2万对。2022年出生人口大概率降到1000万以下。死亡人口大概率1000万以上,人口巅峰在2022年大概率出现。

这个趋势会对未来发展造成什么影响?你们结婚生育了吗?未来如何打算?

活好自己才是正道,生孩子要量力而行,不然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梅蛮律师:有意思的数据。2018年出生1523万,死亡993万,结婚1010.8万对;2019年出生1465万,死亡998万,结婚926万对;2020年出生1200万,死亡1000万,结婚813.1万对;2021年出生1062万,死亡1014万,结婚764.3万对;2022年上半年结婚373.2万对。2022年出生人口大概率降到1000万以下。死亡人口大概率1000万以上,人口巅峰在2022年大概率出现。

梅蛮律师保险、房产律师

有意思的数据。2018年出生1523万,死亡993万,结婚1010.8万对;2019年出生1465万,死亡998万,结婚926万对;2020年出生1200万,死亡1000万,结婚813.1万对;2021年出生1062万,死亡1014万,结婚764.3万对;2022年上半年结婚373.2万对。2022年出生人口大概率降到1000万以下。死亡人口大概率1000万以上,人口巅峰在2022年大概率出现。

2021年2月9日出生,取名:小花

2000年出生,即使2000年1月1日出生,2021年5月举办结婚仪式时尚未达到法定婚龄,去年孩子出生时应该也没有领取结婚证。所以……

这跟户籍制度有半毛钱关系吗?全省出生人口统计是根据常住人口,不是户籍人口。比如广东省2021年出生人口统计是把全省所有医疗机构的新生儿数量汇总而来,跟户口没有关系。一对河南夫妇的子女在广东的医院出生,自然被计入广东的出生人口里。//@宿寐凌歌:别告诉你们外地河南人出生在外地,就能上外地户口!如果真上了外地户口,怎么又回河南?你户籍政策都不懂,逼逼啥呀//@糖果盒:出生人口只统计省内出生的,河南是人口流出大省,很多人是在外省出生,然后上学又回来。这都不懂?//@安阳你好:河南只有市里50%但是镇和村人更多,我们这个三千多年老镇(以前是城)现在一个班只有3个能上正经高中,还是很差的高中,就这样的几十万过独木桥。比大学难太多了

赴津升学暖楠老师

哪里考高中最难?#教育 #高考 #升学规划 #赴津升学 #落户天津 #家长必看 @DOU+小助手

00:45

#奶爸育儿日常# 2021年9月8号出生的,今天刚好满一岁三个月,身高80体重18.2,和同龄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妥妥的小一号,哎没办法,六个月开始就不吃母乳了,奶粉一个月两罐不到,好像这些东西都不关他的事从来都没有特意去给他戒,自己不想喝,也不找也不闹来喝,米糊也不吃,现在就跟着我们吃一日三餐,偶尔吃点水果小饼干小零食,性格很开朗属于社牛型见到小朋友就要上前去搭讪(婴语)精神头很好特别调皮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怕窗户各种爬(爬院子的,爬客厅的卧室里面的),经常摔的鼻青脸肿额头大包小包[大笑][笑哭][耶][呲牙][呲牙][捂脸]

内卷,不是本质,仅仅是一种表象。我只想告诉你,正在打工或创业的草根,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乘现在你还在卷,你还能卷,赶紧的、努力的卷卷吧,要抓住内卷鼎盛期的尾巴,这在当下还算是机会,就怕以后卷的机会也没有了。

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媒体都在说,婴儿出生率呈现“断崖式”下降,人少了,我们开始担心了;而2022年大学毕业生达1076万,就业签约率仅15.4%,媒体都在说人太多了,而能就业的岗位不多,我们的感觉也确实如此。

为何会有这种矛盾的感觉?解释起来需要太多的文字,我懒,不写了,留给你自己去思考。

#乌鲁木齐头条#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现在二胎每月给补贴500元,三胎稍微多一点,每个月是1000元,克拉玛依已经出台该补贴政策了,唯一一点就是一次性发放一年的哈!符合要求的就是2021年5月3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才可以享受哦

咱先不说三胎,这二胎补贴下来每年也6000元呢,也划算呢啊!我们怎么就没享受上呢?

突然放开谁来保护孩子,婴幼儿疫苗该开打吗?

年龄越小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儿胸部影像异常的发生率越高。但无论有无合并基础疾病,儿童感染新冠后总体预后较好,极少发展成重症。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年龄设为3岁以上。截至今年7月,中国3-12岁和12-17岁年龄组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为90%-100%,总人数近2.5亿。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逃逸力,以及4200万0-3岁婴幼儿一针未打,是否应推动儿童的疫苗接种或加强接种,以抵抗防疫政策放开后骤然增加的感染风险,这是亿万中国家长正在焦虑着的问题。

对于儿童接种疫苗的年龄设定,各国有所不同。英国正在评估疫苗生产企业提交的资料,以决定是否启动6个月-5岁儿童的新冠疫苗接种。目前,美国、阿根廷、欧盟等已将起始接种年龄,设定在出生后6个月。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最近一次更新文件指出,一直以来,难以确认新冠在儿童中的流行情况。原因之一是儿童无症状感染率高,以及儿童在核酸、抗原检测结果等方面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

美国儿科学会(AAP)截至今年12月1日的信息显示,新冠大流行至今,18岁以下者占该国累计确诊病例总数的18.2%。其中,近50%是无症状感染者。

新加坡首例3岁以下儿童染疫死亡发生在今年6月末。截至当时,新加坡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70万余万例,其中3.9%是5岁以下儿童,绝大部分可居家康复,仅0.022%为重症。相较之下,在40岁以上感染者中,约0.17%会被收入重症监护(ICU)。此外,该国每10万名确诊新冠的4岁以下儿童中,仅3例死亡;而在4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万人死亡数达99例。

今年9月,《科学》发表《新冠和儿童》一文指出,这或源于儿童、青少年有一些特殊的免疫特征。比如,相较于成年人,未成年人的鼻黏膜免疫活动更活跃,更易产生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助于清除病毒。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低龄儿更易感染。《柳叶刀-传染病》于2021年初发表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指出,在家庭内,婴幼儿更易感。其中,0-1岁婴儿的感染率是2-5岁者的2.2倍,是6-12岁儿童感染风险的1.53倍。

此外,某些病症可能增加未成年人的危重症风险,包括持续高烧、癫痫病史、肥胖,以及患有糖尿病、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南非对奥密克戎毒株进行研究,发现在6287名感染儿童中,只有4例死亡,他们都患有基础疾病。

据多国报告,奥密克戎毒株大流行下,未成年人感染数及住院、死亡率有所提升。其中,0-4岁者的住院率增幅最大。

今年3月中旬至8月,奥密克戎BA.2/BA.5在美国流行。美国CDC分析数据称,感染后住院率增幅排名第二的,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从4月时每10万人2.2例,升至7月下旬的每10万人26例,增幅仅次于65岁及以上者。相较于大龄儿童,CDC更倾向于建议将1岁以下患儿收入院观察、治疗。

这或与病毒特性有关。《自然》援引英国利物浦大学流行病学家卡鲁姆·森普尔的解释,新冠病毒利用呼吸道ACE2受体进入宿主细胞。成年人的整个呼吸道中都有这些受体,儿童可能只在上呼吸道中才有。区别于过往的毒株,奥密克戎主要是感染上呼吸道,由此可能导致儿童感染数增加。

但好消息是,未成年人感染后造成的风险仍较低。前述CDC文章显示,在被分析的患儿中,反映危重症的各类指标,如住院时长、需要重症监护或氧气支持等,都低于德尔塔毒株流行期。

根据新加坡“新冠居家康复计划”,未满3个月的婴儿若确诊感染,会像80岁以上、孕36周以上者那样,被转移至适当的护理机构,接受看护和治疗。

香港特区卫生署“防疫锦囊”称,5岁或以下儿童属于高风险者,感染后较易出现危重症和死亡。根据“锦囊”,高风险者若出现轻微症状,建议预约“新冠定点诊所”;若不能自行检查健康情况,或健康状况恶化无法紧急就医的,不可以居家治疗。

前述《柳叶刀-传染病》文章建议,在决定重新开放学校时,应仔细考虑家庭中儿童较高传染性的问题。由于婴幼儿易受感染,应优先照顾其疫苗接种,还需对符合条件的儿童以及婴幼儿看护者进行及时接种。

香港医院管理局儿科统筹委员会资料显示,儿童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流涕、喉咙痛、发热发冷、呕吐、腹泻、四肢乏力、头痛等。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包括持续发烧、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转变或模糊、抽筋迹象、持续不能饮食或呕吐。

今年8月,香港特区将新冠疫苗接种年龄下限调至出生后6个月。10月25日起,新加坡开始为6个月-4岁婴幼儿接种新冠疫苗。同时,新加坡妇产科协会、新加坡妇产科学院一直呼吁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接种。一方面,这能降低其自身染疫或感染后早产风险。另一方面,疫苗在母体产生的抗体能经生产,传递给婴儿,降低其染疫风险。

来自医学界

#健康科普大赛# #谣零零计划# #守护健康呼吸#

这段时间跟生育率相关的话题又上了好几次热搜。官方公布了部分地区2022年的新生儿数据,其中绝大多数地区跟2021年同期相比都是负增长。也就是说,生育率下跌的趋势并没有因为开放三胎而得到更多缓解。我国总人口“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还提出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最主要风险。评论区各种声音都有,但是有条留言让我挺惊讶的。一个网友评论说,再这么下去,可能就真像专家说的,要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了。我看到后在想,怎么会有这样的建议?结果一搜还真找到了这个说法的出处。这是厦门大学某知名教授,在北京的蓝筹年会上提出一个建议。这名教授的原话是:“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来其实很大程度是靠别人家小孩交的养老金在供养。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生育,养老金制度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随着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下一代的人越来越少,人口抚养比例失调,下一代的负担也将越来越重。”所以他提出了一个设想和建议的方向,我们也可以将养老金、社保、保障房分级,然后与子女多少挂钩。子女多的标准高于子女少的,没有子女的只可享受最基本的保障。进一步还可以将社会劳动再生产作为新的国策,所有公共福利,就学、交通、就医多和子女数量挂钩,将生育变成有价值的经济行为。这段话流传到了网上,被媒体和网友们解读为专家建议“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还引起了挺大的争议。把养老金等各种福利和子女数量挂钩,变相就是告诉人们,你孩子生少了,你靠着别人家孩子的养老金在供养,给你点就不错了,你要什么自行车。但是这不对劲啊,我是一个八零后,从小听着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独生子女光荣”,农村怎么才能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样的宣传口号长大。一直以来都被灌输的就是只生一个好,独生子女还会给发一个独生子女光荣证。反倒是超生的不仅要被指指点点,还要缴纳一笔不小的社会抚养费,因为多生了孩子,占用了更多社会的资源,所以需要被惩罚。现在这才开放二胎,三胎几年,就立即从只生一个孩子的光荣榜上,一下又到了只生一个孩子的耻辱榜上。这些夫妻年富力强,想生娃的时候,多生一个是给国家拖后腿。人到中年,有心无力了,少生一个还是给国家拖后腿,合着这些年啥也没干明白,就给国家拖后腿了?不过话说这些年还有很多跟孩子出生和成长相关的专家建议,都是怎么咂摸怎么不对位,反正这些建议要是都落地,估计更多年轻人不敢生孩子了。

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只增长了48万,但是初生婴儿的绝对数量依然庞大,数量是1062万人,少吗?两年多增长一个澳大利亚,三年多增加一个加拿大,不到五年一个韩国,人口基数依然庞大,人口问题也没必要杞人忧天!

出生人口48万的数字是怎么来的?2021年全年初生婴儿1062万,死亡人口1014万,出生人口减死亡人口得出的48万。初生婴儿逐年减少这是事实,受各种因素影响:生活压力大,结婚成本高,还有教育、医疗等因素。至于死亡人口数量增加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抗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建国之后鼓励生育人口迅速膨胀,1962年至1972年高峰期时平均每年增长2600万以上,四年一个亿啊!所以后来就实行了计划生育。

未来人口负增加是个趋势,但不一定是坏事。世界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12个,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未来人口总数降低,内卷没这么严重了,人民幸福指数提高了,不好吗?

即使总人口降低了,也会排在第二名,比印度低一些,还是会让其它国家望尘莫及,毕竟目前排第三的美国只有3亿多人。以前毛主席提倡人多力量大,是怕别国欺负,过几年我们超过美国后还会担心这个问题吗?随着人口结构优化,军队素质提高,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们的后代有足够的能力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每年有一千万新生儿出生,所以完全没必要杞人忧天。现在内卷这么严重,每年1000万的大学毕业生,十年就是一个亿啊,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安居乐业。

人口减少了,人民幸福了,可能未来大家又愿意生孩子了呢!

下附历年人口出生数据:

1949年:1275万

1950年:1419万

1951年:1349万

1952年:1622万

1953年:1637万

1954年:2232万

(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婴儿潮,第一波婴儿潮)

1955年:1965万

1956年:1961万

1957年:2138万

1958年:1889万

1959年:1635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0年:1402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1年:949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2年:2451万

(三年自然灾害结束,第二波婴儿潮)

1963年:2934万

1964年:2721万

1965年:2679万

1966年:2554万

1967年:2543万

1968年:2731万

1969年:2690万

1970年:2710万

1971年:2551万

(1971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972年:2550万

1973年:2447万

1974年:2226万

1975年:2102万

1976年:1849万

1977年:1783万

1978年:1733万

1979年:1715万

1980年:1776万

(19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1981年:2064万

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告诉你,房价已经触底了,困难时刻已经过去了。我并不这样认为,2021年卖了1700多万套房,但是只有1062万出生人口,今年可能出生人口还要下滑,那么等到这些人成年后,需要多少房?按照2个人一套房来看,只要500万套。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在2021年1700多万套基础上要腰斩再腰斩。

房子本来就是民生问题,让他回归合理,而不是负担,多好。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而2021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仅增长48万人。今年是戴上口罩的第三个年头,离2023年还有2个月时间,大家猜猜看今年有多少新生儿,2022会成为人口负增长的元年吗?

个人粗略地总结原因如下:一、育龄妇女的减少,孩子生下来没人照看,对于职场女性事业发展有很大的拖累。二、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产业发展畸形,内卷,资本化,任意一个都能掏空家里所有钱包。三、年轻人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了,消遣方式多样化,比如直播,宠物陪伴,或者男男,女女,传宗接贷的观念淡薄。还有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本文2021新年宝宝出生,2021年出生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