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神农溪纤夫)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神农溪纤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峡千年纤夫的“新生”
(“三峡纤夫"是指那些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人。在古代船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当船遇到险滩恶水或搁浅时,就必须靠很多人合力拉船,纤夫这个职业由此而生。三峡纤夫在三峡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三尺白布,嗨哟!四两麻呀,嗬嗨!脚蹬石头,嗬嗨!手刨沙呀,嗨着!光着身子,嗨哟!往上爬哟,嗨着着……”中国湖北巴东县神农溪65岁的老纤夫曹永毕在河边背负着纤绳,拖着一船的游客,声声高亢激昂,唱着纤夫号子,身后拉纤的同伴们应声附和,苍凉的纤夫号子回荡在神农溪的山崖中。
曹永毕是家族里的第三代纤夫,1969年7月的一天,他15岁刚小学毕业,父亲对他说,“你现在可以养家了,明天下河和我一起去拉纤吧”。从那天开始曹永毕就拜父亲“为师”开始了拉纤的营生。“父亲拉到60岁就退休了,没想到我自己现在还能拉,拉纤的时间比父亲要长……
神农溪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于巫峡口官渡镇汇入长江,全长60公里。早年神农溪两岸村落的村民出行、运输货物,都要依靠一种扁舟,特别是走上游拉货的时候,在部分水深过浅的河段,扁舟船底与砂石摩擦,无法依靠水流前行,这就需要纤夫用人力拉动船身。
上世纪80年代,神农溪纤夫名扬四海,纤夫拉纤也成为三峡一道亮丽的旅游名片。神农溪景区也正是在纤夫文化的拉动下名声大噪的。每天清晨一大早,纤夫们会一起把船拉到景点的小码头等待游客。
然而2003年三峡蓄水后,昔日峡谷险滩都沉入江底,神农溪部分自然景观不复存在,加上公路交通的发展,众多的纤夫纷纷“失业下岗”,很多纤夫只有外出到城市里去做重体力活打工养家。留在这里工作的纤夫所剩无几。
明顺、李再富、李美益、黄世明、丁后军、刘国光、潭明涛等大多和曹永毕家庭一样都是土家族,儿女外出打工,孙子、孙女丢家里他们照顾,有的自己妻儿还有病等等,同时他们又不会其他的手艺,因为当地地理环境的原因,这里也不像三峡其他的地方能出产柑橘和茶叶等农产品,因此很多纤夫家庭都是当地的贫困户。
2014年精准扶贫以来,曹永毕的家里生活状况改变了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来,当地政府把神农溪上游没被淹没的河道进行了清理,恢复了拉纤旅游项目,纤夫们有了每月3,000多元人民币(约合436.01美元)的收入,生活也改善了不少。老纤夫谭明涛说:“现在搞旅游拉纤,上下没有几公里,主要是表演给游客看,没有以前那样辛苦了,今年60岁了,目前身体完全没有问题,还能拉上几年。”图为三峡纤夫们的工资单和考勤表。
在神农溪像曹永毕老人这样以拉纤为生的老纤夫还有许多,其中有25位老纤夫长期在此营生。这批老纤夫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其中最大的68岁,年龄最小的也有48岁了,很多老纤夫都是家里几代人依靠拉纤维持生计。
扁舟形状如豌豆,俗名“豌豆角船”,传说这种渡船由炎帝神农氏所发明,故也称“神驳子”。船底为稠木或花栎树木,船椋子由清一色的椿树木制成,船身里外要漆上数次桐油来防腐,凡是有接缝和孔洞的地方还要用特制的麻瓤子塞满来防止漏水,其长度约为四丈二尺,宽度不等。
纤夫拉纤所用的纤绳是用均匀的12股老丛竹篾编制而成,放在滚开的水里煮过后,极具韧性,也不会伤害纤夫的手。拉纤时,纤夫们将搭脖子拴在纤绳上,倾斜着身体,将体重压在纤绳上转化为拉纤的动力。一艘“神驳子”往往会安排5个纤夫,排序不同,分工各异,拉头纤的纤夫则负责领头喊号子。
那时候拉一船货从长江口的官渡镇回现在的沿渡河镇,上水要3天的时间,如果遇到暴雨山洪还要找地方躲避,来回的时间就更长了,当时吃住都在船上,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在岸边搭建个简易的窝棚,但最怕的还是“放下水”,“放下水”是需要极高的驾船技术的,船驾驭不好就会撞上岩石,船毁人亡。”曹永毕说。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枯水季节,船只最容易搁浅。这也是纤夫一年中最苦的日子,他们仅上身裹了个棉袄,依然赤裸着下身跳下水中拉船,在冰水中一泡就是大半天。“脚上有肉的地方都冻的炸口子,流血。”老纤夫黄世明说,当时顾不上疼,但到了晚上,盖上被子稍微暖和后,双腿就火辣辣地疼,根本没法睡觉。“我父亲当年拉纤时还要苦些,那时候穷,冬天全是穿的蓑衣,连冬日的晚上睡觉都只穿个蓑衣。
神农溪纤夫景区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目前这批纤夫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也不知道他们还能拉几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这个苦,没有一个想来学拉纤的,包括纤夫们的后代也都纷纷外出打工,纤夫拉纤旅游项目,还能搞几年,我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春天来到园博园
武汉园博园,你知道有多大吗?据说它的总面积有213.77公顷,相当于299座标准足球场。我们是第一次来园博,因为错过了节假日,加之来的早,游人也不多,趁此机会我们在园博园东门广场观景赏花,感知春天已经到来的温暖。
上午8:30分,园博园开园迎客,我们从东门入园。由于没有游园指南,也不知朝哪个方向走,便顺着左手登上前面一片空旷地带。哇,园博园真的好大好大!那一望无际的空地,就像一片大草原,我们茫然不知该去何处,在一个拐角处发现竖立着一块游园指南牌,按照上面的图文所示,前面就是湖北园区,荆楚十六个地市州的微缩景观就座落于此,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襄阳古城墙,我登上园区设计的城墙,感觉真的已走进了襄阳古城。与城墙相邻的是襄阳古楼,一副对联恰好生动的描绘了襄阳城市的风貌。对联是:一江春水穿城过,十里香山半入城。横批是:襄阳好风日。浓缩的景观里还有襄阳的市花一一紫薇,在一株芦花飞舞的旁边,生长着一棵粗大空洞的百年紫薇,走近古树就走进襄阳城,也走进了镶在地标上的【襄阳园】。
出了襄阳园,我们从随州园经过,游览了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观赏了灿烂辉煌的古代编钟。然后,我们从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穿过一道沟坎,走过一段山路,来到风景秀丽的十堰园。闻名遐迩的武当山门,矗立在微缩景区的最前面,园区里打造的仙山武当、太极养生、车城十堰三个微缩景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武当山建筑群有名的【一柱十二梁】,作为景观鬼斧神工风景独秀,展示了明朝时期的古人智慧,值得观赏。
神农架园,入口处一个巨大的“神”字,风景独秀令人神往。远在千里之外的神农架,传说中的野人谷野人洞,都可以足不出汉,在神农架园里游览了。湖北还有宜昌园的“三峡人家”,荆州园的“车马雕塑”,荆门园的“一轴八景”,孝感园的“月老槐荫”,恩施州园的“土家吊脚楼”及“神农溪纤夫群雕”等。这里16个微缩景观园里,将地域文化融于现代园林之中,都是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武汉园博园里还设有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国际园展园区,中国各省市及港澳台展园区,这117座微缩景观园,分布在一万多平方米的武汉园博园周边区域。你知道园博园有多大吗?来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以为这里只是个博览馆,进去看了一圈之后,突然感觉园博园太大啦!它的主体建筑包括国际园林艺术中心,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和贝林大河生命馆),这两个馆其实都设在园博园里面同属一个建筑区域,许多景观是我游园之后才知道的。这里面的馆藏文物十分丰富,拥有藏品一万三千多件,其中近3000件古生物、及珍稀动物标本都是值得一看的稀世珍宝。
武汉园博园,因为园区过于庞大,我们没法一个一个去游览,只能是走马观花,挑重点地进去看一下。这里,每一处都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微缩景观。这里,是一个一天可以游遍全中国的地方。
本文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神农溪纤夫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