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优秀论文
二年下册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指用一位数除商一位数而有余数的,它是除法试商的基础。教完表内能整除的除法以后,接着教有余数除法,便于学生更熟练地、灵活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也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试商打下较好的基础。
通过对以往“有余数除法”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思维“断层”或者教师的教学存有逻辑不顺的现象:
一是对“平均分”意义的完善。当提出“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这个问题时,学生几乎普遍地认为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只能每人分得2枝、5枝、10枝。而不能每人分得3枝、4枝等。这是明显受到前面所学除法的负迁移干扰,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法时,都是能正好分完的情况,因而,对“平均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正好分完”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分完就错误地理解为不是“平均分”。因此,一般地,老师在教学时,都要特意提示:“假如每人分3枝,会怎么样?”,通过实际分,学生会得到两种结果:(1)分给三人:三枝、三枝、四枝;(2)分给四人:三枝、三枝、三枝、一枝。通过老师的点拨提示,学生会填出正确答案:每人分3枝,分给3人,还剩1枝,但对这是不是“平均分”仍心存疑虑。
二是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的理解。有的老师只是简单地根据教材中“大卡通”的提问:“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7÷3和17÷5的余数和除数,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样,总感觉在逻辑上有点讲不通,因为,试商时,是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得到正确的商的,此时学生已经在应用“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然后,再让学生去发现,显然不是很合理。而,“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是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操作活动中就应该理解和体悟的,完全可以结合实际操作,比较、归纳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是对有余数除法算理的理解。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7÷3的竖式中的“6”和“1”分别是怎样算出来的,各表示什么含义。如果通过操作来思考“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盘,还剩()个。”由于答案是直观的:,2盘和1个显而易见,至于分掉几个、剩余几个是不需要计算的,而在竖式中,是需要通过计算得出的,因此,如何沟通操作和竖式之间的联系,是学生思维的困难之处。
针对以上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理解的思维“断层”或逻辑不顺的现象,常州市教研室约请了局前街小学周志华老师(以下简称周老师的课)和常州市天宁区邓炜名教师工作室的瞿雯洁老师(以下简称瞿老师的课)对“有余数除法”进行了“同课异构”,他们都深入研读了教材,对“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架构;认真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对“有余数除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两节课虽各有侧重,但都从学生思维的“断层”处着力,展开教学,有着相同的思维策略。
第一,尊重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思维“断层”处设问,引起认知冲突,并通过充分的探究学习活动,自主建构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两位老师引导学生分10个桃或10枝铅笔时,都是尊重学生的原有思维,得出能正好分完的情况,并让学生用图或用算式表示出来,然后再顺势提出:“把10个桃能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吗?”或“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可以每人分2枝,分给5个小朋友;也可以每人分5枝,分给2个小朋友;……可为什么你们不每人分3枝呢?” 看似简单的问题,问出的却是学生的困惑,同时也问出了研究的起点。
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两位老师都是先通过“10枝铅笔,每人分3枝,结果到底会怎样呢?就让我们先来动手分一分吧。”或“10个桃能不能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呢?请你分一分。”这样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尝试“平均分”,形成“平均分”可以“正好分完,也可能有剩余,但剩余必须小于每份的个数”的正确认识后,再通过“10枝铅笔,每份同样多,还能怎么分?”或“10个桃,还能平均分在几个盘子里,每盘分到几个?”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有序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类,并学会用算式表示有余数除法。
瞿老师的课对“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采用的是集中指导的方法,在老师“像这种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的情况,我们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了,那么,像这种有剩余的情况你能自己试着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吗?”的问题引导下,让学生经历“有余数除法”算式表示方法的再创造过程,在此过程中,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而周老师的课,则在尝试操作“把10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子里”后,及时跟进了“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指导,然后结合着“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学习活动,把操作与“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有机结合,对照着操作的结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名称,加深对“余数”的理解。
两节课都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在思维“断层处”着力,组织充分的“平均分”学习活动,自主建构“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拓展对除法的认识,完善对除法的认知结构。
第二,适当重组教材,结合着“平均分”活动整体认识“有余数除法”。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把“有余数除法”分两个例题教学,第1-2页的例题,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引出有余数除法,并认识其含义;第3页的例题,借助算理,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求商方法以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一般地,老师们习惯把前一个例题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后一个例题作为第二课时教学。这样,容易造成丰富的“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与有余数除法算理及“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隔裂,形成学生思维的“断层”。为此,两位老师都适当重组教材,让“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与“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竖式计算算理、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结合起来。
两位老师对“余数要比除数小”道理的教学不约而同地都安排到了第一课时,周老师的课,在“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之后,通过探究除数相同的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的道理。周老师,先让学生自编除数相同的除法算式,并用除法是5的除法算式引一引,使得除数是5的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呈现连续递增的规律,然后,分组让学生举出除数分别6、7、8的除法算式,通过口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从余数周期变化的规律(即除数是5的余数会从1、2、3、4、0(没有余数)、1、2、3、4、0……的变化规律)中,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瞿老师的课,在“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中通过操作初步感知了“余数比小除数小”后,结合着“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的巩固练习,顺势拓展,引导学生想,假如苹果数逐步增加为10个、11个、12个,并继续圈一圈、填一填,通过对直观图的观察,比较每道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和余数的大小,并结合事理说明原因,此后,再依次把苹果数增加为14、15、16个……,通过快速抢答“余数是多少”的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余数变化的规律,从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老师的课结合着“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建构过程,还强调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她在指导学生用算式表示“有余数除法”时采用“10÷3=3……1”的方式,让学生明白“9”指分掉的9个,可以用“3×3”计算得出,这既可以指导学生口算有余数除法,又把操作和竖式计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知道竖式计算中“9”和“1”是怎么算出来的。
尽管两位老师侧重点有所不同,“余数比除数小”道理的教学展开方式也不同,但是两节课都适当调整教材原有课时内容,从“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竖式计算算理、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三方面整体架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整体认识和把握“有余数除法”。
综观全课,两节课虽然有着相同的设计依据和相似的思维策略,但两位老师行课的风格截然不同。周老师的课相对理性,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如果对学生数学化的思维、表达能力能坚持长期有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将会获得良好的发展,相对而言,瞿老师的课趣味性强,善于借助直观,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
教在学生思维“断层”处

作者: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潘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