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同事发来信息:

“一双鞋进价70元,82元售出。收了100元可老板事后发现是假币。问他在这件事上共赔了多少?

这是3年级暑假作业的阅读思考题,咱俩一块儿算算,看答案一样不?人家问我呢,我怕答案万一给人家说的不准确。”

我看了看这道题,思考了一下,我想:赔的钱,不就是他在整个事件中给别人的钱吗?100元假币的信息不必考虑,只要算出他一共给了别人多少钱就可以。

70元是买鞋的钱,还有别人付100元假币,找给别人100-82=18元,那就是70+18=88元。

列综合算式为70+(100-82)=88元,或100-82+70=88元。

我把自己的想法发给同事,过了一会儿,她发过来信息:

“我是这么想的。其实他赚了12元,赔的:就是那100元假币。赔的减去赚的就是88元。”

我惊讶地发现,我们想问题的思路不一样,但是答案一样,想法都是正确的。

她说:“你的思路孩子更容易理解,我的有点儿绕。”

我回她:“是的,用100元假币,减去认为赚的12元,确实不好理解。”其实那一刻,我是站在我的角度是思考问题的,去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不好理解。我对自己的想法也有些怀疑。

我想了想,又说:“不知道孩子会理解哪种方法,大人不好理解,小孩子就不一定了。”

她回复:“嗯,让他们自己选择理解吧!”

我说:“我一会儿让我家孩子试着做做,看他怎么想?能不能算出来?”

然后,我就把这道题拿给8岁的儿子看了,他想了想,他说出了用82-70=12元,100-12=88元,我问他是怎么想的?他说12元是赚的钱,用100元假币减去12元就是他赔的钱呀!

儿子的想法和同事的想法居然一致,当我跟他说我的想法时,他第一遍没有听懂,让我再重复一遍。

验证的结果是孩子跟我想的不一样。

后来,我把这个问题发给了一个小学数学方面的专家,询问他的想法。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答案是88元。70元还有找回的18元共88元是赔的。70+(100-82)或100-(82-70)。”

一看他列的算式,就知道他的两种思路都在里面,而我和同事却都只想到了一种思路,这就是专家与我们普通的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吧!



看到这道题,我忽然想到曾经在课本上遇到的一道思考题,也是相当有难度。我当时想着,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教给孩子们。

那是几年前讲的一道题,题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我很清楚,我是把解题方法以及思路都教给孩子们的,就像这道题一样,我是怎么想的,就怎么教给孩子们,但是丝毫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受。

我想,我当时是走了捷径的,我以为,我把自认为最好的方法教给孩子们,他们应该都可以学会,但是,事实不是我想的那样。

期中考试的时候,同样出了类似的题型,结果孩子们错的很多,我以为是因为孩子们太马虎了,没有认真对待考试,结果我又按照自己的想法讲了一遍,就这样过去了。

没想到,到了期末考试,这道题,居然又一次出现了,孩子们做题的结果依然不尽人意,错的很多。

我这才意识到,不是孩子们的问题,是我的问题。在讲课的时候,讲解这道题的时候,真的不应该走捷径。

我应该在第一次讲这道题的时候,就多给孩子们一些思考的时间,多听一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想法跟我完全不同。把他们的思路打开,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就出现了吗?还用自己那么费劲地一遍一遍去讲,做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吗?

我想到了,老师在课堂上,要读懂学生。而读懂学生的关键就是:倾听,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然后再来根据学生的思路,继续引导学生。

最近几年,经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也经常会为学生精彩的回答感到欣喜。再也不是那个盲目地自顾自地讲解的老师了。



讲解一道题,走捷径,千万要不得,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更要不得。

倾听,引导,才能开出更多思维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