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感受最多的是在真实的课堂上不可能完全是一种预设执行和再现,更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反映,真正走进学生。读懂学生的疑难,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认真、理性的去分析错误原因,并把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善待“错误”,珍惜“错误”。

要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思想、方法、技能等存在着不成熟,这是正常现象。例如在做解决问题时,有些学生列了几步式子,绕了一个大圈子,结果还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业,真想给一个叉,但又不得不在作业本上勾出有理的地方。对于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再现在老师眼前的不应该单单是这道错题,而应该有他做这一切时所怀有的那极大兴趣和努力,或许他认为自己做的不错,正等着老师的夸奖……。若我们草率的只是给个叉,这样会伤害他们自尊心,甚至也许因为这些草率否定,扼杀了兴趣。

教师耐心走入学生的心灵,细心了解学生的状态,倾听学生的感受,善待学生的错误,欣赏学生的收获,读懂学生,为其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拓展足够的空间。课堂的有效性才会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生命力才会经久不衰;课堂才会从这里延伸,更行更远。今天在讲|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课之前,我先让孩子讲讲之前所学的关于2和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们记的很清楚,说的很明白,判断的也很正确,这些为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暗自窃喜,这时有位学生又补充道:“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是2的倍数的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0是不是偶数?”有一位学生及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听到这个问题,我有点不耐烦了,因为在学习“倍数与因数”一课中,已经说明了研究倍数和因数是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之内。最近一直课堂中有孩子把零提出来,我本想简短用“不研究零”来回绝这个问题,但看到孩子稚嫩又执着的眼神以及考虑到孩子现在的知识完全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就转问其他学生:“你们认为呢?”顿时课堂上热闹起来,一个个小手伸的高高的:“是偶数!”“不是偶数!!”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一定要说出理由,有道理的进行分析。”一个小男孩说:“我认为0是偶数。0是2的倍数。”“你是怎么判断出来0是2的倍数的?”我追问到。他结结巴巴说不上来。又一位学生补充说:“用0÷2=0,可以看出0是2的倍数。”我竖起大拇指:“还有吗?”“还可以用0×2=0,也可以看出来0是2的倍数。所以0是偶数。”“我不同意!0÷3也等于0,0还是3的倍数呢,0是奇数!”一位同学生气的喊道。一些同学激动起来,“0是偶数吗?”我再次问道。“我认为0是偶数,因为凡是2的倍数都是偶数,和3的倍数没有关系…”越来越多的孩子认可了0是偶数。嘶喊着0不是偶数的孩子更多的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在争执中,在“错误”的见解里,更多孩子更加确认了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甚至再次巩固了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更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迈了很大一步。多美丽的”错误“啊。

我们做为老师除了教会学生对或错之外,更应该读懂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劳动成果,尽最大能力,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哪怕最初感受到的是“错误”,善待这些“错误”,会闪现更多绚丽的智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