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王崧舟教学视频,王崧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崧,清代白族著名学...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王崧舟教学视频,王崧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崧,清代白族著名学者,经学家和文学家,字伯高,又字酉山,号乐山,洱源人。

2、其父王梅村博览群书,藏书万卷。

3、王崧拜檀萃为师,17考取秀才,1789年(乾隆 14年)乡试第三名。

4、1799年(嘉庆4年)中进士第六名,这科的总裁是阮元,见王崧的卷子,大加赞赏,因受知于阮元。

5、次年,出任山西武乡县令,在职九年,改革盐政,使归于民,治理漳河,兴修书院,自捐资购置书籍,亲自授课,文风大盛。

6、罢官后,地方人士挽留他主讲晋阳书院数年,道德学问传遍山西。

7、回乡后,适阮元任云贵总督,倡议修省志,聘王崧为总纂,所订体例,条理精密,分15类,子目68,每类都详述本末,所引资料,注明出处,有必辩证的地方,则加 “议案”,所收资料,超出以前一倍以上,明清两代所修通志,当以此部为最善,稿尚未完,阮元调离云南,伊里布继任,对这部书的体例有所更改,王崧即辞职回家,由李诚负责完成。

8、阮元也不同意后任所为,因此这部书只定名为《道光云南通志稿》,以表示非定稿而不进呈清廷。

9、王崧将其所撰写的部分取名为(道光)《云南通志抄》,另行刻印。

10、著作还有《乐山制义》,诗文有《乐山诗集》、《布公集》、《江海集》、《提钩集》等。

11、另有《说纬》六卷,为考证经史的著作,阮元采取其中有关经史的部分,收入《皇清经解》中。

12、又编有《云南备征志》二十一卷,搜罗有关云南史料,自《史记》以至《滇系》,详注出处。

13、经过校订的《南诏野史》,为研究南诏、大理史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本子。

14、 宋永平:《王崧与云南地方志》 王崧,原名藩,字伯高,一字乐山,号酉山,云南浪穹(今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人,白族。

15、生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16、其祖上元代时即为浪穹土官,明代洪武年间袭浪穹土典史。

17、其父王梅村性笃博学,为当地知名学者,家中藏书甚富。

18、王崧幼承庭训,务实好学。

19、后拜著名学者檀萃为师,学识益加长进。

20、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授山西武乡知县,在职9年,任内兴利除弊,倡修漳河,免摊捐,捐薪办学、修葺书院,颇有政声。

21、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主讲山西晋阳书院,“九府十州之士,昔之逖听而未登其门者,咸称弟子,集于皋比之下”,为山西培养了不少人才。

22、4年后谢病返归云南。

23、 王崧返滇,适逢云贵总督阮元早有纂辑云南通志之意,只因物色不到学力宏富之人主持其事,一直未能如愿。

24、王崧到来,阮元喜出望外,于道光六年(1826年)开设通志馆纂修云南通志,聘任王崧为主纂,总理通志之事。

25、王崧此时已年逾古稀,但通志纂修之事关乎桑梓公益,因而不顾年迈,共襄修志之举。

26、后来阮元入京述职,云南巡抚伊里布继而为主修。

27、王崧与分纂黄严和李诚意见不协,遂托词返归故乡洱源。

28、道光十七年(1837年)病故,时年85岁。

29、 王崧一生治学范围广泛,涉及经学、史学、方志、诗词等,著述甚丰。

30、经学著作有《说纬》六卷,此书“析诸儒之异同而补其短缺,多采于史,取证有训”,“兼综群籍,成一家之言”,被收入《皇清经解》。

31、王崧的史学成就主要是校理《南诏野史》。

32、因为《南诏野史》版本众多,内容各异,舛伪错落之处俯拾皆是。

33、王崧乃“取数本互校”,“参互考订,勒为一编,使如乱丝之就理,后观此书者,庶免扫落叶之憾焉”。

34、王崧校理的《南诏野史》刊入《云南备征志》,成为《南诏野史》最通行的两个版本之一。

35、袁嘉谷评价说,《南诏野史》“今所传惟胡(蔚)本、王(崧)本,而王本最足征信。

36、盖乐山通才,厘然次第,凡错简者注而正之,亦有未注而正之者”。

37、王崧还工于律诗,有《乐山诗集》二卷,刊入《云南丛书》。

38、王崧在地方志方面成就卓著,编纂了《云南备征志》和道光《云南志钞》。

39、 《云南备征志》二十一卷。

40、此书为王崧总理云南通志馆时,采辑前人记载云南史事之书汇编而成。

41、该书于道光八、九年(1728∽1729年)间编纂完成,初刻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初刻本为16册;宣统元年(1909年)排字重印;至1914年云南图书馆重刻此书时,收入《云南丛书》初编。

42、《云南备征志》类似丛书,其主旨在于提供有关云南史事的基本资料以备征引。

43、《云南备征志》首有“总序”,略述汉以前有关云南之事迹。

44、其后则辑录《史记》以下至清初有关云南史料诸书,凡62种。

45、这62种书籍的汇编方式有四类:一是收录全书,对历代专记云南史事的书籍,择其善本,全书纳入。

46、如樊绰《云南志》、张道宗《记古滇说》、杨慎《滇载记》、阮元声《南诏野史》、诸葛元声《滇史》、冯苏《滇考》、余庆远《维西见闻录》、王凤文《云龙记往》等;二是收录专卷,选择重要典籍中有关云南的专卷收录,如《华阳国志·南中志》、《新唐书·南蛮传》、《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明史·地理志》等;三是收录专条,收录各正史地理志及其它地理书中有关云南的专条,如《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元史·地理志》和《水经注》、《山海经》等;四是辑录成篇,将某书中有关云南的零散资料辑录出来,集成专篇,如《资治通鉴》、《元史·本纪》、《明史·本纪》等。

47、《云南备征志》所汇编之史料大抵以事为主,照录原文,且所用版本多为善本(如樊绰《云南志》为武英殿聚珍版原本、《水经注》则从戴震校本节录),因而,《云南备征志》为以后云南修志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亦方便了后学。

48、该书一出即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赞誉,被称为“滇南大典”,“得此一编,要籍粗备,考究滇史者称便”。

49、 道光《云南志钞》八卷,亦为王崧总理云南通志馆时编纂。

50、王崧总纂云南通志数年,析各省通志而标新,参诸史传作旁证,广采案牍、斟酌损益,已成通志稿过半。

51、后王崧辞归,已成之稿,经过遴选由其学生杜允中注释后刊刻,收入丛书《乐山集》。

52、收入《乐山集》的《云南志钞》,封面刻有“道光云南志钞”和“道光九年吉佑堂藏版”字样,卷首目录载为八卷: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盐法志、矿产志,卷三和卷四封建志上下,卷五和卷六边裔志上下,卷七和卷八土司志上下。

53、《云南志钞》虽刊刻而未通行,故传本绝少,世人知之不多。

54、直至民国初年,秦光玉编《续云南备征志》时将其收入,始得流传。

55、孙殿起《丛书目录拾遗》、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有著录。

56、云南大学《云南史料丛刊》收有徐文德标点本。

57、1995年云南社会科学院内部出版刘景毛点校本。

58、 《云南志钞》书名何以言“钞”?王崧未说明。

59、按高似孙《史略·史钞》云:“凡言钞者,皆撷其英、猎其奇也,可为观书之法。

60、”《四库提要·史部·史钞类》也说,“要其含咀英华,删除冗赘”,“博取约存,亦资循览”。

61、盖王崧《云南志钞》系私刻之书,经济能力有限,不能将所成之通志稿全部刊刻,故删繁除冗,含咀英华,勒为八卷七志三十万言,成为一部简要的云南通志。

62、《云南志钞》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体例严谨,既遵循了地方志的体例而又有所创新。

63、全志划分为地理、建置、盐法、矿产、封建、边裔、土司七志,七志均有 “序”,概说该志内容;序后设若干类目或条目。

64、类目和条目的设置并不强求划一,《地理志》、《土司志》按府、州、厅划分后记述,而《封建志》、《边裔志》则采用纪事本末体。

65、由于设置合理,体裁应用得当,整个志书显得层次明晰,结构井然。

66、第二,内容详实,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具有云南地方特点的原始史料。

67、如卷七、卷八《土司志》列“世官”、“废官”两类,前者记土司世袭“相传弗坠者”,后者则录“昔有而今无者”,把元、明至清中叶云南土司的置废、世袭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其中许多资料为此前的云南通志所未载。

68、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的《土司考》,多是未加考订地抄录《云南志钞》。

69、另外,卷五、卷六《边裔志》列了 “缅甸载记”、“暹罗载记”、“南掌载记”、“越南载记”、“西藏载记”五个类目,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地理等系统地进行了记载。

70、《盐法志》中有关云南盐业章程、井灶的资料,《矿产志》中有关采炼技术的资料也十分珍贵。

71、第三,文字精炼。

72、《云南志钞》系博取通志稿资料删削而成,又因王氏乃当时“云南土官中文学著名者”,故整个志书言简意赅而要事不漏,颇有康海《武功县志》之风。

73、阮元评价说:王崧“所著《地理》、《封建》、《边裔》诸篇,能得魏收、杜佑之遗法,洵为名笔。

74、”此言并非溢美之词。

75、 当然,应该指出,《云南志钞》篇幅短小,所引资料多未注出处,不方便考察索骥;文字简洁,又间或有语焉不详者,这是该书存在的不足。

76、后来王崧的学生杜允中为之作注,考稽资料来源,详明内容缺略,使该书大为增色。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