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是哪国人 春申君出生地)
8月科学教育网苏苏来为大家讲解下。春申君是哪国人,春申君出生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第五十三篇传承儒家的两大思想家——孟子与荀子
孟子名轲,是邹国人,曾经拜子思的门人为师。而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所以孟子算是孔子的直系弟子。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寄予厚望,督促他好好念书。母子俩原先住的地方靠近墓地,孟子耳濡目染,竟然学着祭拜的人跳跃痛哭。母亲说:“这地方不能再住了。”立刻搬迁到市场边,孟子又学会了小贩叫卖,母亲说:“这地方也住不得。”再次搬迁,这回邻居是屠夫,孟子很快又学会了宰杀牲畜,母亲说:“看来还得搬家。”这回新家的旁边就是著名的学宫。每月初一和十五,都有朝廷官员进去行礼跪拜,孟子很快又学会了。母亲很高兴,说:“这次总算搬对了。”一直长居下来。在学习过程中,孟子逐渐被孔子的学说吸引,觉得天地之间,没有比孔子学说更好的。于是,他拜子思的弟子为师,从此终身服膺儒家。学业有成后,孟子也到处去游说君主,不过他没有去太远,基本都是在家乡附近。滕国国君滕文公对孟子十分欣赏,但滕国太小了,没有实现孟子政治抱负的可能。于是孟子去了魏国,但魏惠王一心想发展强大的兵力,对孟子的仁义学说不感兴趣。孟子又去了齐国,齐宣王也一样图谋霸业,难以接受孟子的仁义思想。在鲁国时,鲁平公本来要去拜访孟子,但被宠臣臧仓阻止。孟子说:这都是天意啊。于是回到家乡邹国,以著述为业。总之,战国时代是各国互相攻伐交战的时代,诸侯们都崇尚实用,进行富国强兵的变法。而孟子却讲三代仁义帝王的道德,当然没有人搭理。他只好隐退,和弟子们研习诗书,传述孔子的理论,留下了《孟子》七篇。孟子的活动年代在战国初期,比孔子时代晚一两百年,他在后世有很大名气,和孔子合称“孔孟”。
荀子名况,是赵国人,生活在战国后期。他五十岁的时候,到齐国去游学。齐国官方有养士的习俗,齐宣王时代的稷下学宫最为兴隆,养了四方贤士上千人。其中有田骈、邹衍、邹奭、淳于髡等人,都是一时之秀,他们每天就是谈论纯粹的学术,孟子带着弟子也曾经来驻扎过。这些士人中,很多人的思想非常宏阔,老百姓难以理解,觉得很神秘,他们编了歌谣说:“论题宏大的是邹衍,思维细腻的叫邹奭,足智多谋的有淳于髡。”后来,一些有名的士人都去世了,荀子就成了资格最老的先生,曾经三次被任命为稷下学宫的领袖。但这必然引起别人的嫉妒,有齐国人对齐王说荀子的坏话,于是荀子去了楚国。当时楚国是春申君当政,拜荀子为兰陵令。后来,春申君被杀,荀子也被牵连,失去了官职。于是他干脆在兰陵安家,招收学徒。李斯和韩非都曾慕名前来学习。和孟子不同,荀子生活在战国末世,他痛恨一些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不能匡扶乱世。于是,他写了数万字的《荀子》一书。内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但为了顺应时代需要,夹杂了浓厚的法家色彩,其实已经背离了儒家正统。所以,他的两个著名弟子李斯和韩非都崇尚法家。荀子最后死在兰陵,十几年后,六国灭亡,秦国统一了天下。
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宗师,但实际上,两人的思想是有很大区别的。孟子的思想更接近孔子,比较正统,固守仁义,绝不变通。他提出,在百姓、国家、君主三者之间,百姓排在第一,君主排在最末。而荀子曾经去过战国时代法治最严苛的秦国,对秦国的政治赞赏不已。荀子的思想,开了先秦儒学法家化的先河。
吐露出清淡的天香/开放出窈窕的好花。
以1996年《艳异编》笔记为基础谈谈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倾城倾国的美人。
题目来自郭沫若《女神•梅花树下醉歌》,其实,当时我只知道三句:
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开放出窈窕的好花
那是网络不发达,要查阅一些资料可费劲了。
《艳异编宫掖部》洋洋洒洒,记录了几十名美人,述尽了她们的倾国倾城。
夏时期:妹喜(夏桀);
商纣时期:妲己(纣王);
春秋时期:东瓯二女名延娟、延娱(周昭王);褒姒(周幽王);夏姬(卫灵公);
战国时期:越美女二人名夷光、修明(即西施、郑旦之别名,吴王夫差)、广延国善舞二人旋娟、提谟(燕昭王)、太史女(史未留名,齐襄王)、李园之妹(春申君)、赵姬(吕不韦);
两汉时期:阿娇、卫子夫、拳夫人、李夫人、赵飞燕、赵合德(汉武帝)、阴丽华(光武帝)、王昭君(汉元帝)、伏皇后(汉献帝);
三国时期:薛灵芸、甄宓(魏元帝);
南北朝时期:徐昭佩(梁元帝);冯小怜、张丽华(陈后主);
宣华夫人(陈氏,隋文帝);上官婉儿、韦春花(唐高宗、唐中宗);杨贵妃(唐玄宗)。
还有不在宫掖部的:貂蝉、大小乔、聂隐娘、红拂女等等。
妺(mò)喜,姓嬉(喜),亦作妺嬉、有施氏之女,夏桀的元妃。“妺”与“妹”的字形相似,因常误作“妹喜”。“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最早出自《国语》:“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看不出来妺喜放荡、惑君、裂帛、裸游等恶行。怎么就为夏桀背了黑锅呢?
妲己: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了。影视剧有七个版本,有人比较扮演者的选最接近心目中的形象。己姓字妲,有苏氏部落温国人。《国语·卷七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竹书纪年》为帝辛九年攻打有苏娶妲己,《帝王世纪》说帝辛二年即纳妲己为妻。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说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祸乱殷商。本书写的很糟糕,且妲己是完成任务的功臣,没有获奖而人人要杀她,真是奇哉怪哉。
旋娟,提谟的资料不多,只记了她们的舞蹈:“一名萦尘,言其体轻与尘相乱;次曰集羽,言其婉转若羽毛之从凤;未曰旋怀,言其支体缠曼,若人怀袖也”。
褒姒姒姓,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烽火戏诸侯的女主。钱穆《国史大纲》提出疑义:“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春秋战国无烽火,真冤。
夏姬姬姓,春秋郑穆公的女儿,因为嫁给司马夏御叔为妻称夏姬。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有私,引发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三次王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尊称“西子”,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勾践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获西施、郑旦二人。并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容步,三年学成。献于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尤宠西施。吴灭后,或五湖而去;或沉江而死;或复归浣江林。
《墨子》曰:“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沈,其美也。”自古至今以女色亡国者,世皆罪于女,惟西子例外,无人将其比之妹喜、妲己、褒姒之流,是西子之幸,或三女之不幸?
李夫人中山人,刘彻宠妃。李延年、李广利之妹,李季之姐。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爱,生子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以王太后之礼安葬。汉武帝驾崩,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临终不见帝,以容视人者慎戒之。李夫人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阴丽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光武帝刘秀元配,东汉第二任皇后,生子汉明帝刘庄。史称阴丽华以美貌著称,刘秀未发迹时,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曾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据《后汉书》记载:阴丽华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性格恭谨俭约,“少嗜玩,不喜笑谑”。有贤后之名。
其他就不介绍了,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了。这些人是经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美人形象。综观史书、文献记载或亡国,或改朝换代,美人也出名的现象。除了西施、李夫人外,大多数都是背黑锅的,无能男人的无能做法。如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你他妈被亡国,是我说了算。但是黑锅还是要背。
有美女总结说:“杨玉环去了次尼姑庵,做了贵妃;甄嬛去了次尼姑庵,做了太后;武则天去了次尼姑庵,做了皇帝。”事搞笑而录之。现在有没有尼姑庵,有的话美女们先去镀镀金,就当留学做海归哦。
本文春申君是哪国人,春申君出生地)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