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8月科学教育网苏苏来为大家讲解下。钱学林,钱学森的主要贡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02年7月,我军一架歼-10战机...

8月科学教育网苏苏来为大家讲解下。钱学林,钱学森的主要贡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2年7月,我军一架歼-10战机训练结束后返回基地。正当飞行员准备驾驶战机降落时,战机出现了剧烈的震动,危急关头,平日里训练过的一个高难度动作拯救了飞行员钱学林及他的战机。

要知道,战斗机不同于民航客机,即使是降落时,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所以战斗机的飞行员必须具有更加高超的驾驶技术。

当一名飞行员在驾驶自己的战机降落时,如果遇到发动机发生震动,很容易就进行一些常规操作,如降速、尽量保持飞机平稳、抛掉多余燃油和重物,如果不能控制住战机,大部分就会做好强行迫降的准备。

可此次驾驶这架歼-10战机的钱学林,是我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平日里刻苦训练,更是在远赴英国飞行员学校学习时,将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飞行本领都学了过来。

西方国家的战机虽然先进,但只要是机器,总会有故障,所以国际社会上西方国家战机失事的事例也是很多。因此,在处理战斗机故障这一方面,他们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当时,在英国飞行员学校中,有一名来自美国的教官,叫做迈克,此人曾经是美军的王牌飞行员,退役后被高薪聘请到了该学校,当做首席教官。

因为对方驾驶技术卓越,所以钱学林对这位美国驾驶教官非常尊重,一有空就向迈克讨教学习。迈克也逐渐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为人谦卑,学习起来也十分吃苦耐劳。

有一天,迈克让钱学林驾驶一架瑞典的JAS-39战机,说今天要教给他一套十分宝贵的技术,专门用来处置发杂情况下发动机震动的问题,学好了能够救他的命。

钱学林这一听,赶紧跑向训练机,让迈克教自己。按照迈克的说法,这是一套叫做“横向耦合振荡”的操作动作,学习起来非常复杂,但关键时刻能够保命并拯救战机。

经过几天时间的不断训练,钱学林最终熟练掌握了这套操作动作,并在迈克的带领下,观察了很多录像带,那上面都是西方国家战机出现事故时,飞行员利用这套“横向耦合振荡”操作动作,最终顺利化解危机的典型案例。

钱学林将那天学习到的案例都牢牢记在了脑子里,为今后的战机驾驶做准备。

回到2002年7月这一天,当时钱学林在发现自己的歼-10战机发动机出现了剧烈的震动后,他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当时看到的各种案例,短暂评估后他就觉得此时自己不应该强行去尝试迫降战机,而是要开始进行一套完整的“横向耦合振荡”的操作。

所以,仅反映了1-2秒后,钱学林就立即进行停止战机的横向操作,并大力推油门拉杆复飞,歼-10战机又飞向了蓝天。成功复飞后,他又继续按照学习到的处理步骤,很快就让战机的振荡停止了,不一会战机就恢复了正常。

就这样,靠着这一套“横向耦合振荡”动作,钱学林最终确保了我国这架宝贵的歼-10战机,也确保了自己的安全。在当时我国战机的发展中,我们优秀的飞行员,那是更宝贵的。

感谢我们的蓝天卫士,看似和平的年代,是他们在为我们守卫祖国的领土。

90年代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研制成功了歼-7FS试验机。歼7FS是96年8月由成飞公司、黎阳发动机公司、某航空附件研究所、某航空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成都清江仪表厂、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西北光学仪器厂、陕西千山电子仪器厂等9个单位自筹数千万元,分担风险进行研制的预研验证机,型号总师陆英育。首机用成飞训练用的139号歼7II机改造。97年2月提出总工艺方案,97年6月发图。

98年6月8日下午,在空军第三试飞大队大队长钱学林的驾驶下,以发动机最大状态起飞,经过22分钟飞行后正常着陆。飞机和发动机各系统及仪表工作正常,成功地实现了首飞。2001年完成首飞试验。 目前歼-7FS共造了2架,一架用于试飞,另一架用于静力试验。FS型最突出的改进,在于更换了新的带下颌进气道的机身前段,装推力更大的涡喷-13IIS型发动机,加装雷达冷却系统(有效增加雷达工作性能和开机时间)和交流电系统,加装视频记录系统、飞行参数记录系统、武器管理系统和GPS。从外形上看,歼-7FS与原有歼-7系列战斗机最大的区别是,放弃原机头进气方式,改变为下颌式进气,这种进气方式与美国的A-7“海盗”攻击机类似。

这种改进有两个优点:首先增加了机鼻的容积,便于安装大功率的机载雷达,目前的FS原型机使用以色列EL/M2032型雷达,可使用国产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也可装直径约600到700mm的美国APG-68、俄罗斯“甲虫”雷达等。其次,下颌式进气的设计使得无需大幅改动机身结构,只需改动座舱前一段的机身,这使得FS型的这种改进设计非常适合于改进歼-7和米格-21的早期型号。但歼-7FS的技术水平仍显落后,预计在国际市场的作为有限,倒是解放军很可能有兴趣。FS型没有国家投资,也不是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完全由成飞公司联合8家军工企业,自投资金数千万元进行研制,是我国军工企业自立项目、自筹资金、自主联合、自担风险研制的第一个军品项目。

2003年初,FS型完成全部试飞科目。经过仅仅22个月的共同努力,8家军工企业为FS型共完成工时5万个,新制专用零件 2100项,新制专用工装432项,新研及改进成品27项,地面试验34项。

2004年7月,一架空军“枭龙”战机正在空中飞行,突然,飞行员发现油箱的燃油竟瞬间漏光,发动机随即熄火,战机从12000米高空猛然下坠!

试飞员与飞行员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职业,相对于飞行员来说,试飞员风险更高!试飞员试飞的都是样机,他们需要测试样机的各项极限性能,还要承受样机各种缺陷带来的巨大飞行风险,可以说,试飞员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以命相搏。梁万俊是空军特级飞行员,上校军衔,也是空军某试飞大队的副大队长,他曾多次出色完成几款新机型的试飞任务,处理空中突发险情的经验十分丰富。

2004年7月1日,天气晴朗,能见度极好,成都空军某飞机试验机场正准备进行中巴联合研发的“枭龙”战机样机的试飞。执行此次试飞任务的正是梁万俊,他曾参与过这款战机的设计和测试工作,这次更是担任它的定型试飞任务。机场跑道起飞线的塔台前,挤满了前来观看试飞的各界人士。下午13点,梁万俊在众人的掌声中登上01号新机,并对战机进行了试飞前的仔细检查。

13点09分,在塔台的指令下,梁万俊滑出、加力和起飞动作一气呵成,新型战机爆发撼人心魄的轰鸣,尾部喷出淡淡的火焰直刺蓝天。今天梁万俊执行的试飞科目是发动机加力边界试验。起飞后,梁万俊驾机向北爬升到12000米高空,随后左转,13点21分到达距离机场110公里的位置。梁万俊做了一个漂亮的加力边界动作后突然发现,战机的油量指示有异常,3油泵信号灯提前点亮!

梁万俊立即向地面指挥员汇报了油量的异常情况,地面指挥室也监控到了此情。梁万俊并没有惊慌,以他丰富的经验和对战机的了解,他认为应该是战机的燃油系统出了问题。梁万俊冷静的关闭加力,慢慢收起油门以减少战机燃油消耗。这时仪表信号灯显示油量还剩700升,梁万俊盘算700升至少能坚持15分钟,返回机场不成问题!地面指挥员也立即下令命梁万俊返航,哪知道,3秒不到油量竟骤减至550升!

此刻梁万俊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因为以战机现在的高度和飞行状态,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油耗,经验告诉他战机极有可能漏油了!13点29分,地面塔台指挥员钱学林大校再次催促梁万俊赶快返场。随着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在短短的2分钟里,战机油量迅速由550升到400升又到100升……在13点36分,油表的指示针指向了0刻度线!战斗机的所有燃油漏光了!

战机发动机引擎重重喘了几下气后彻底熄火,仪表上也亮起了各种故障灯,并不断发出报警的声音。此时飞机距离机场22公里,高度是4700米。地面指挥员钱学林紧张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立即命令地面的消防、救护车还有保障人员全部进入应急状态。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犹如一个金属疙瘩,从高空直接往下坠落!

此时梁万俊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的脑中飞快的思索着此时该如何抉择。按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梁万俊可以选择跳伞逃生,而且现在的高度也正适合跳伞,如果随着战机继续下坠,跳伞逃生的危险性就会加大!但如果跳伞逃生,这架中巴科研人员研制的新机坠毁,凝聚着科研人员心血的飞行数据,就会随着飞机一起毁灭。而且如果战机坠毁,此次这种重大隐患就无法排查出来,对今后新机的改进和完善极为不利。

没有想太多,梁万俊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舍命保战机迫降,虽然地面指挥员建议他立即跳伞!事实上,民航客机可以无动力滑翔较远的距离,加拿大的越洋航空236班机就曾创下无动力滑翔20分钟157公里的世界纪录。但与民航客机相比,战斗机机翼短且结构不同,因此滑翔的距离短且极易受气流影响失控,危险性非常高。即便是在世界航空史上,战机滑翔迫降成功的案例也极为罕见。

梁万俊根据飞行高度冷静计算返航的路程,他认为战机是有可能滑翔到机场的,但途中充满了危险。梁万俊凭借高超的驾驶技巧操纵着战机,他必须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会失控坠毁。13点38分,梁万俊利用高度换取速度,稳稳的调整飞机姿态,小心翼翼的修正速度和高度的偏差,以保证降落时的速度恰到好处。这其实非常难,如果控制不好,飞机降落时的速度过慢或过快都非常危险。过慢有可能降落时还没到达跑道而坠毁,如果过快,则有可能冲出跑道。

13点43分,战机在机场1100米高度,跑道尽头3公里的位置准备降落。只见梁万俊的战机姿态如同燕子掠水般大锐角快速下坠,他立即带住驾驶杆控制好方向,随后放出降落伞和刹车。但战机滑行速度太快,梁万俊不得不紧急刹车,两主轮胎很快刹爆,机轮与跑道剧烈摩擦着火花,拖出了两道长长的轮迹!最后战机在跑道尽头300米停下,塔台前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梁万俊舍身保护战机滑行迫降,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他也因此记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了“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事后调查发现,是因为战机输油管故障导致燃油泄漏,如果晚发现几秒,后果不堪设想。梁万俊的成功迫降不但保全了上亿的新机,更是带回宝贵的数据资源,拯救了整个新机项目!

本文钱学林,钱学森的主要贡献)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