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宾饭馆 悦宾饭馆现在怎么样了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悦宾饭馆,悦宾饭馆现在怎么样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悦宾饭店,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始于1980年。在中国美术馆附近的翠花胡同里,位置和店面都极其低调,稍不注意就错过了。而且比照上次来,门脸儿更破旧了。
挑自己爱吃的浅吃一下,味道依旧可以,不是惊艳的,是那种亲切的香味,过阵子不吃就会有点想念的家常味…
#寻味北京# #北京美食记录# #北京美食# 【悦宾饭馆】对我来说就是吃个环境,吃个稀奇,就喜欢钻胡同走小巷的感觉,店扩张了,老址坐满了把我们指引到隔壁条胡同的店,要了店里排名前三的菜品「蒜泥肘子」、「锅塌豆腐盒」和「悦宾糖醋排骨」,不太对我的口感,吃过就罢,感受氛围为重.
你去的就是悦宾饭馆
北京刘姐
今天冒着雨在北京景山公园拍摄,中午在北京市东城区的悦仙美食饭馆吃饭,不起眼的胡同小饭馆,做的菜挺好吃的。我们三个人点了四个菜,菜量挺大。我喜欢吃耦合,炸的很酥脆;糖醋排骨做的也很地道,还有这两盘素菜清淡合口,太好吃了。三个人花了183,吃了个肚歪。您吃过他家做的菜吗?觉得怎样?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域见北京# #悦游北京# #北京头条#
京城第一☝️家个体饭店。
鬼谷子思维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980年,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悦宾饭馆”门口,有一群外国人排着队,等着叫号吃饭。而热闹的饭馆里,竟没有一个中国人!八十年代初,郭培基和刘桂仙夫妇俩有5个孩子,而郭培基每月仅30元工资,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七口的基本生活。于是,夫妻二人来到北京东城区工商局,靠着刘桂仙在饭店打过工的经历,想申请开一家饭馆。这可把工商局的工作人员难住了,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但也只有修理业、手工业能领取个体营业执照,其它行业还没有相关政策。但是,工商局领导并没有一口回绝郭培基夫妇俩,而是找到街道、居委会调查、走访,了解到郭培基家的困难后,汇报给上级领导。领导们经过研究决定,同意了刘桂仙的申请。工商局工作人员用手写下:批准刘桂仙开饭馆等内容,然后郑重地盖上章,并交予领导签字。由此,我国正式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张北京市餐饮业营业执照。1980年9月,我国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在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的一间平房里正式开业。那时的中国人还不太习惯上饭馆吃饭,怕别人说闲话:“好吃懒做不是过日子人家!”所以饭馆开张,街坊四邻都只来看看热闹,进来吃饭的都是一些外国友人。开业第一天,仅有4张桌子。刘桂仙把饭菜做好,端到客人桌上后,并没有走远,她想偷偷听一下,几位外国人对菜品的评价。可是她伸着脖子听了半天也没听到声音:“坏了,是不是不好吃啊?”夫妻俩扒窗一看,几位客人都在低头吃饭,没人说话。夫妻俩忐忑地凑了过去,想问问客人,是不是不合他们口味啊?可用眼瞄了一下盘子,里面的菜被客人吃得干干净净。几位外国人看到夫妻俩,对着他们一边点头一边竖起大拇指说:“好吃好吃!”刘桂仙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虽然这些外国客人都叫不出中国菜名,他们使用筷子也别扭,但饭菜的味道,却让他们成了悦宾饭店的常客。有了这些客人的宣传,各国驻北京大使馆工作的人员也纷纷前来“悦宾饭馆”品尝中国菜肴。由于店小只有4张餐桌,所以来吃饭的人只能在门外拿号排队。其实,刘桂仙也不是什么大厨、名厨,她就是一手家常菜。如:塌锅豆腐、凉拌自制熟食,蛋皮卷五丝、蒜泥肘子、锅烧鹅等,都是浓浓的家常味道,让人垂涎。酒香不怕巷子深。随着“悦宾饭馆”名气越来越大,北京本地人也开始光顾了。有了这第一家饭馆做榜样,随后几年,北京的大街小巷开始陆续出现高低林立的饭馆。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全国各地的人涌入了北京城。北京开始出现大江南北的风味,特色各异的菜肴,令北京人眼花缭乱,接应不暇。百姓们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男女老少开始很自然地走进饭馆用餐,他们既能品尝到祖国各地的美味佳肴,又能体验传统的老北京文化。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悦宾饭馆”也重修了店面,更迭到了第三代人。郭培基、刘桂仙两人的孙女,大学毕业后接管了“悦宾饭馆”。孙女郭华又在原有规模上,开了“悦宾”分店“悦仙”,并在保留原菜品的基础上,又开创了新的品种。多年的回头客以及慕名而来的新客,依然盈满饭店内外。经理郭华说:“爷爷经常说,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奶奶说,但凡有我掌勺的一天,就不能对不起来这里吃饭的客人。”现在,郭华还一直秉承着爷爷奶奶的开店宗旨,要把“悦宾饭馆”的文化底蕴留在店里,留在这条胡同,不忘初心,要把北京这负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店,办成百年老店!参考资料:《北京首个个体经营餐馆》作者:浪漫一生编辑:改改#头条创作挑战赛##社会#
1980年9月30日,北京东城区翠花胡同里一处门脸房附近突然排起了长队,好奇的人们凑近一看,门上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悦宾饭馆”,这是新中国第一家个体经营的饭馆。
河北人郭培基、刘桂仙夫妇从50年代起来到北京讨生活,都从事厨师烹饪行业的夫妇二人,从广播里听到改革开放的消息,决意开个饭馆。
那个年头,中国北京开了一家私营饭馆,在国内外都是爆炸性的新闻,连工商所颁发的执照都是手写的,因为之前还从没有颁发过个体饭馆执照。饭馆开业之初,仅夫妻俩接待的各国记者就有百人之多。由于有太多的外国人光临,甚至一度被不理解的邻居指责为“特务据点”。
悦宾饭馆的女主人刘桂仙已经在2015年去世,如今悦宾已经传承到了第三代,仍开在原址的胡同里,生意红火不减当年,一些人为了来品尝美食,而更多人把它当作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符号前来参观。
1980年,北京一个叫刘贵仙的中年妇女意外领到了第一张个体餐饮执照。
刘贵仙原来是幼儿园的一个勤杂工,家里有五个孩子,因为难以维持生计,便动起了开小饭铺的念头。她的餐馆开在东城区翠花胡同,取名悦宾餐馆。现在估计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北京市会选择这个没有背景的妇女来开第一家个体餐馆。餐馆开业的第一天,区工商局局长专门跑来告诫刘贵仙:这是上面批准的第一家个体餐馆,你要好好经营,千万别给政府抹了黑。
刘贵仙开店实在不容易,几乎所有的食品–粮油米面,鱼,肉,禽,蛋都是凭票供应,为了帮助刘贵仙,东城区动员了工商局,粮食局,饮食服务等各种部门,为刘贵仙的餐馆特别开了小灶,因为只有这样,刚刚开业的小餐馆才不至于关门大吉。
因为是京城第一家个体餐馆,每天会有很多外国记者来拍照采访,其中提的问题也是千篇一律:这饭店是你开的还是政府要你开的?你担心将来挨批斗吗?你挣了钱要不要上缴?等等这些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刘贵仙自己也想弄清楚,在那年的大年三十,陈慕华和姚依林两位副总理亲自来到悦宾餐馆给刘贵仙拜年。
作为京城第一家个体餐馆,刘贵仙的事业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翠花胡同。三十年以后,人们依然可以在那条狭长而日渐衰旧的胡同里找到那间小小的,只放的下七八张八仙桌的小餐馆。
1980年,中国第一家个体饭店开业了。开业当天,饭店老板刘桂仙赚的钱就顶别人1个月的工资。邻居们都说她发达了,可刘桂仙却吓得一整晚不敢睡觉。
没开饭店前,刘桂仙一家穷得叮当响。全家7口人,全靠当炊食员的老公郭培基一个人养活。一个月工资30几元,根本不够。一家7口人到冬天还只有两条棉被,为此刘桂仙不知擦眼抹泪多少回。
家里五个孩子,最小的都该工作了,可就是找不到工作,真是有劲无处使。要知道80年代初,正是大量知青返城。一下子城里多了1400多万人需要工作,各自都在各显神通拉关系找工作。
当时刘桂仙自己只是一个临时工,在别人家当保姆,做做饭啥的。一天,女主人对刘桂仙说:“姐,你做的菜这么好吃,开个饭店肯定赚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桂仙当即就想,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只是后来令刘桂仙没有想到的是,开个饭店并不那么简单,过程真是一波三折。
刘桂仙先是回家和老公郭培基商量,老公当即反对,“你拿什么开?你有钱吗?你有地方吗?你就是异想天开。”“你别管 ,到时你搭把手就行,办法我来想。”郭培基见刘桂仙是铁了心要做这件事,也不再反对。
过了两天刘桂仙就写了开饭店的申请书,拿到街道办去申请。街道办的人说,这事不归我们管,你要去办营业执照。
刘桂仙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工商局,提出要办营业执照。工作人员一听,就为难了。因为当时所有的个体工商户都是裁缝,理发等一类的。饭店都是国营的,从来没有过私人开饭店的先例。
工作人员不敢贸然给刘桂仙办营业执照,就拒绝了刘桂仙的申请。
刘桂仙不甘心,就天天到工商局来磨。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差不多一个多月都到工商局来。工商局的人被她磨得没有办法,只好把这事告诉了当时的局长靳云平。
靳云平一看,这人可以呀,这么有耐力和毅力,看来是真的想干。别的人一来问不行转身就走,她到好,天天来。
就问刘桂仙:“你打算把饭店开到哪?”,
“我把我家住的三间平房腾出来。”
“那你家人住哪呀?”
“住屋顶。”靳云平一听,得了,这么大决心,就特批给她试试吧。靳云平就手写了一张营业执照,盖上工章给了刘桂仙。他想的是,就批她一家,试试水,不行再收回来。改革之初,大家都是摸着石过河。
营业执照这是下来了,地方有了,可需要桌椅板凳啊。刘桂仙又东拼西凑找了点钱,去黄城根淘了4张旧桌子和15把旧椅子,就算齐全了。最后炒菜的灶台,刘桂仙就找老公把那个烤红薯的旧桶改了改,就算完事了。
一切准备妥当,就准备开业。原定计划是1980年10月1日开张。9月30号这天刘桂仙去市场上买了4只鸭子回来,准备做几个菜给邻居们尝一尝,试试手艺。为什么是鸭子,因为鸭子便宜,且是那个年代唯一不用票可以买到的肉食。
哪知那天刚好来了《北京晚报》的记者。记者一看,以为是开张。马上给报社打电话刊登此事,人们闻风赶来,把饭店所在的胡同围得水泄不通。要知道,那时候个人开饭店,是个闻所未闻的事。来凑热闹的,尝个鲜的,看稀奇的,真是人山人海。
刘桂香当天做的香酥鸭、八宝鸭、麻辣鸭、干焅鸭,卖一元一份,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当晚回家一算账,净赚50多元,当别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刘桂仙开的悦宾饭店就这样一炮而红。但生意太好也让刘桂仙犯愁。在那个年代,买什么都要凭票,粮票,肉票,油票。当初自己开饭店,需要的米油都是拜托靳云平局长找粮油局的人特批的,但对于所需的食材很难买到。
刘桂仙在本地难买,就坐火车到河南河北这些乡下的集市购买农民家的野味,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地往饭店里拉,总算解决了食材问题。
刘桂仙的手艺好,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就连当时的大驶馆也来光顾。给刘桂仙提出要包桌,每桌10元的标准。那时候砂锅白菜豆腐只卖一毛九,炒肉线五毛六,10元的标准,真是包含了所有的山珍海味。
外宾吃饭不说话,刘桂仙在厨房悄悄看着,生怕做得不好吃,丢了中国人的脸。最后外宾们个个把菜吃得精光,竖起了大指姆。
刘桂香的饭店声名远播,前后竞有70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生意也越来越好,排队吃饭都要等到60多天以后了。
这也引起了大家的非议。说她是资本主义,迟早要被批斗。外国人来吃饭,就说她是特务,早晚要被收拾。开饭店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温饱问题,也同时让刘桂仙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她整晚整晚不敢睡觉,生怕哪天就被抓起来了。
好在改革的春风越吹越大。在1982年,刘桂仙的悦宾饭店拿到了正式的营业执照,成为了北京市第1136家个体户。
如今北京翠花胡同里的悦宾饭店开了近40个年头,已经前后经历了三代人。店里还沿用着之前的算盘算账,手写菜单。
郭家后人说也有人说要投资,但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因为来这吃饭的人,就喜欢这里,都说有家的味道。
如果当初刘桂仙没有排除万难开饭店,那又是怎样的结局?
对此,你怎么看?
#头条创作挑战赛#
,
转基因及其他(2)
从对转基因的恐惧,我又会跳跃到另一个积极的话题。你看到的这些年中国最重大的成就、最伟大的进步、最不可思议的改变是什么?那就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呀!那就是淘宝天猫、京东美团、饿了么和滴滴网约车的出现呀!你们谁能想到:中国居然能够用商业的力量、用市场的力量、用完全非政府的民营、民办经济的力量,在全社会普遍建立起了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
要知道,刻薄一点说:你在手机电脑上下单的时候,你甚至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狗。但是你居然就完全信任,毫不怀疑,直接和他建立起了交易关系、契约关系、商业联系。在过去这可能吗?根本不可能呀!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亲友社会,血缘社会。买卖从来只在朋友之间进行。先吃饭、后谈生意。不是熟人,不做交易。当然,杀熟也时常发生。可电子商务出来了,在网络上,你根本不知道谁是谁。居然中国现在最大规模的交易都是这样完成的。大家看到了吗?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普遍强烈存在的“陌生人恐惧症”、“高科技恐惧症”、对商业活动和市场交易的高度不信任症、对民办民营经济发自内心的怀疑,一下子就被消融、被瓦解、被破除了!我们是不是突然看到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另一面?我们是多么喜欢合作,多么喜欢交易,多么喜欢互助互利,多么容易相信对方、善意相处和友好合作呀!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中华民族好像天生就有良好商业合作的基因。
我有一位多年的老友始终有一种特点或者叫偏好。他只相信公有、国营、公益、免费和无私。他对市场、对商业、对民办企业、私营公司和私人老板充满了怀疑和憎恨。不过我发现他对提高自己个人的生活质量还是有很强烈的冲动。结果,最近我陪他去种牙,那牙医检查后说:他有一些部位不能种牙。我又陪他去配助听器。结果那个卖助听器的医生给他免费试戴了三周后说,他的听力根本不适合配戴任何助听器。要知道种一颗牙至少要收你一万多。而一个助听器收费则从一万到十万不等。事实说明,人心没那么坏,盈利性民办医疗机构也对病人充满了责任心。不是你想的那么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但是这些经历能改变他吗?根本不可能。他依然坚持自己永远不变的信念。
多年来,我经常和他讨论:你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他总是说:是公社,是公有,是公营,是免费,是无偿保障,是消灭市场、消灭交易。我就会说:那么这世界上首要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我们两个人都同意,那就是吃饭。吃饭比医疗、比教育、比住房、比出行……比我们面对的一切问题都更重要。毕竟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一顿都不能少,对不对?
那好!我们是不是就把吃饭这件事首先全部公社化,公有化,公营化,免费化。全部无偿保障,消灭市场,消灭交易,交给国家、交给政府,不允许任何私人来办,行不行啊?这个道理讲起来很彻底啊。再说吃饭这么严重的事情,交给私人老板,他万一给我们下毒怎么办?所以国家最应该禁止的首先就是私人办饭店呀!
论证到这个程度,我的这位老友通常就“王顾左右而言他”了。他知道又被我绕进去了。毕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试验过吃饭公有公办、免费无偿、完全不要钱的国家。这个实验的最后结果非常惨痛,他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而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枪,就是在饭店酒店业放开了私人经营。改革开放以后,第一家民营饭店是悦宾饭店(北京翠花胡同43号),我们俩还专门到那儿去吃过一次饭。第一家外资旅店是白天鹅宾馆(广州),我们也去住过。现在我们在全国或者全世界旅行,我们会问自己去吃饭的那个饭店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吗?我们会问自己去住宿的那个酒店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吗?大家心里都明白,包括我这位老友也明白,私人老板办的饭店和旅馆,往往会更好,至少更有特色。他自己凡请客,也都是挑最好的私营饭店。他很有钱、很大方,他财富也都是靠资本投资赚来的。但他还是憎恨资本,憎恨资本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憎恨自己。有时我也有这个感觉。他应该憎恨他自己呀。
我们都活了一辈子了,每个人只要平心静气地回顾一下自己一生的经历,许多自幼带来的思维定势和惯性,以及糊里糊涂的认知还都不能迎刃而解吗?我觉得挺困惑。
世界并不完美,民营经济需要监管。人性总有弱点,绝对不能低估和放任人性中不完美的那一面。但是人性的弱点通常也只能用人性的弱点来相互制约。如果你一意追求完美,总想扮演天使,你最后给人类带来的很可能就是更加邪恶恐怖的灾难。我们难道已经忘记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一切吗?
《和妈妈一起战斗的日子》
之一六一
2019年5月16日 星期五
因为22号妈要再免疫治疗一次,打pd1,昨晚张主任通知有病床,我和妈一大早赶紧兵分两路往医院赶,妈自从学会了滴滴打车,就坚持不让我来回跑了,她自己昨晚约好了早上6点半的出租车,8点就赶到了医院。
今天是星期五,医院惯例是周六周日没有什么治疗,之所以宁愿白花两天住院费是因为怕周一没床位,周二就治疗不了了。这回的床位是普通病房,三个人一间,虽然每次出院妈都会总结谁打呼噜吵得她睡不了;谁吃饭吧唧嘴,让她想吐;谁老公一边照顾一边叨叨。但也遇到过几位相谈甚欢,永远带着微笑,积极面对疾病的阿姨。
妈铺好她带的狗皮褥子,因为妈现在太瘦了,睡医院的床太硌,牙具毛巾饭盒餐卡放好,我呢,必须做的就是把病房所有的热水壶打满水。
这里是北京医院肿瘤科,所以在这里住的病人得的都是”绝症”,但我发现住在这里的病人都特别让我感动心疼,因为他们都是尽量不麻烦人,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切弄好我一看11点了,妈妈神秘地:大宝宝,我带你去吃中国第一家个体户吧?
我:啊?在哪儿?我好不容易在马路对面找到一个停车位,咱们叫外卖吧。
妈:小傻瓜,就在马路对面的翠花胡同里,不用开车。
哈,果然,过了马路,进了一条胡同,我纳闷:这胡同里,怎么开饭馆啊?
妈: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不懂啊?
又走到一个胡同,拐进去,嘿,一个旧旧的不起眼的小门脸,小门脸上挂着个大招牌“悦宾~中国第一家个体户餐馆”,我一边拍照片一边:呦,小罗,行啊,这你都能找到啊
妈得意的:那是,我大众点评上查的
我:那您来吃过?
妈:没来过,那时候咱家穷,没钱下馆子
我:嘿,那您小时候不是经常下馆子嘛?
妈:那是我小时候啊,那会儿我爸我妈工资高啊,我爸是电影技术专家,北影厂总工程师,全国的电影厂好多都是他去帮着设计的啊。
我:啊?姥爷这么厉害啊?我还看过他翻译的书呢《翡翠谷》我就纳闷了,那时候的人怎么这么厉害啊,琴棋书画,总说陆小曼是交际花,结果有一天我看她画的画,提的字,简直太牛了。
妈:你姥爷英语日语德语都很厉害。他俄语后来也很棒,是进牛棚被停止工作后,他自己跟着小收音机自学的。
我:啊?我怎么一点儿没继承啊,我这英语学成了终身事业了。
妈:唉,我也是奇怪,你看你姥姥你姥爷包括你太姥爷钱壮飞外语都那么好,你太姥爷的德语好到那时候跟苏联派来的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直接德语交流的。
我:唉,咋办啊?不过没事儿,我现在就等着芯片呢,将来把芯片直接植入脑子里俺就啥都不用学,啥都会啦
妈直接进了餐馆:你怎么这么讨厌,就想着投机取巧。
我:什么投机取巧,这是因为赶上了科技发达的好时代
妈:所以你不能乱花钱,将来植这些芯片肯定也的很多钱。
我:妈呀,那怎么办啊?来不及了啊?
妈:什么咋办,那你就别植了呗,你这样什么都不会,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健健康康挺好。
我:我的天,让您说的我成文盲了。
说着进了餐馆,这个餐馆不大,也就不到十张桌子,感觉穿越到了90年代,墙上也没啥装饰,只有镜框里的几张报纸,桌椅板凳都是90年代的老款式,因为干干净净所以反而有了亲切怀旧的感觉。刚十一点,就剩门口一张四人的桌子了,我和妈坐下,开始看菜单。
妈一看就是有备而来:我要吃蒜香肘子,是这儿的第一名。每桌必点的菜。
我:哈哈,你怎么知道?
妈:看的大众点评啊。
我翻着菜单:我要面筋白菜,糖醋排骨。
妈:我要乌鱼蛋汤,你随便点哈,妈请客
我:啊?那我不点了,够了
妈:别介啊,看不起妈啊 妈笑着拍拍小腰包:妈带了好几百呢,你可劲儿造
我看着妈神秘的样子,笑出了声:那也不能糟蹋地球啊。
妈:那倒是
这时一位小伙进来了,服务员问我们能跟我们拼桌吗?
我和妈异口同声:行
小伙儿谢了我们坐下,点菜,一边看大众点评,一边点,妈忍不住搭茬:你是一个人?
小伙儿:对,我是西安的,来北京出差,总想来尝尝这第一家个体户。
妈:哈,那你别点蒜香肘子了,很大的,你一个人吃不完,你点个我们没点的菜,咱们一起吃?
小伙儿喜出望外:好呀,那阿姨,我请你们吃吧,我们单位有饭补的
妈:不用不用,我们都结完账了,你就点两个我们没点的菜吧。
这时旁边桌一对夫妇回过头:阿姨,我们是广东来的,也是慕名而来,我们可不可以加入呢?
妈热情的:好呀,来来来,你们点的什么菜呢。。。。。。
一边吃饭,妈一边给他们介绍北京菜的特点,盐爆肚丝哪里的最地道,炒肝儿,爆肚,卤煮,豆汁儿。。。。。。
这顿饭大家吃的都特开心,不只是饭菜,还让大家知道了俺们北京人儿的热情好客。
也没留任何联系方式和地址,他们一定不知道这热情好客知识丰富的北京阿姨正在对面医院治疗绝症。
本文悦宾饭馆,悦宾饭馆现在怎么样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