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醉翁亭记注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环:环绕...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醉翁亭记注释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环:环绕。

2、2、皆:副词,都。

3、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4、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5、壑:山谷。

7、6、尤:格外,特别。

8、7、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10、而:表并列。

11、8、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9、潺潺:流水声。

13、10、而:表承接。

14、1酿泉:泉的名字。

15、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6、12、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7、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8、回:回环,曲折环绕。

19、13、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0、然:……的样子。

21、14、临:靠近。

22、15、于:在。

23、16、作:建造。

24、17、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5、18、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6、19、辄:就20、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7、原文节选:环滁皆山也。

28、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9、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0、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1、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3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6、白话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37、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38、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9、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

40、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41、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42、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43、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44、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45、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46、此文出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扩展资料写作背景:《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47、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48、《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49、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50、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51、《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52、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53、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州,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

54、《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

55、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

56、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