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文天祥祠,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龙行天下北京——文天祥祠
1488年的一天,江西吉安地方官奉明孝宗朱祐樘的旨意,在富田虎形山下找到了被荒草淹没的文天祥墓,然后进行重修,为文天祥墓增添石牌坊与神道石刻,并矗立墓碑。作为中华民族史上最伟大的英烈人物之一,文天祥墓和他生前被囚禁的元大都土牢旧址,即北京文天祥祠是见证他为国献身的重要文物遗存,更向世人展现出我们民族的凛然正气与千秋大义精神。
如果没有外敌入侵,相信文天祥的一生只会是一个沉溺于酒色的公子哥。毕竟从家世来看,文天祥本人在《先君子革斋先生事实》一文中写道,自己祖籍成都,远祖文翁是西汉蜀郡太守,始祖文时于后唐同光三年,即925年出任从四品轻车都尉,来到江西为官,从此在当地扎根。父亲文仪因沾祖父的光被册封为太傅,母亲则被封为太夫人。正因为家境优越,才使得文天祥的青年时代如同《宋史》里记载的那样,夜夜笙歌,四处宴饮,家里还养了许多歌伎,没事的时候就与歌伎一起戏水。除此以外文天祥还沉迷于象棋,即使在20岁中了状元也不改玩乐的本性,热衷于下棋胜过当官。
但是随着元军大举入侵,南宋江山岌岌可危,文天祥认识到了有国才有家,从此走上抗元的道路。根据《宋史》可知,南宋德祐元年,即1276年,在首都临安沦陷前夕,谢太后下《哀痛诏》请各地勤王,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决定变卖所有家产,募兵达3万人成立义军,更在危难之际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元军在江西,广东和福建等地激战。最后因被叛徒出卖,在五坡岭被捕。
对于文天祥的才华与气节,元军十分佩服,多次令南宋降臣轮番劝降,甚至到最后由已经归降元军的宋恭帝和谢太后亲自出马,但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崖山海战后南宋已经灭亡,元军大将张弘范为了迫使其归降,强行令文天祥写下书信,但文天祥却将自己的《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看,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也不得不感慨文天祥的忠义。在押解文天祥去大都的路上,张弘范下令善待文天祥。
今天位于北京东城府学胡同的文天祥祠,在元朝时候为大都土牢,见证了文天祥人生中的最后时刻。在被囚禁期间,文天祥于狱中种下一棵枣树,高9米,冠幅7.3米,方位向南,以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不忘南宋故国之情。如今这棵枣树依旧保存完好,被北京古树名录收录。而最能体现文天祥忠义精神的《正气歌》,就是在这土牢完成,特别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几句将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可谓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即便是元世祖忽必烈本人来土牢劝降,文天祥依旧置之不理。另据《宋人遗事汇编》可知,当南宋降臣王积翁和谢昌元等领衔上书请求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的时侯,忽必烈一度准备答应,但这时另一位降臣留梦炎却坚决反对,突然爆发皈依者狂热,声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人于何地!”最终令忽必烈下定决心将文天祥杀害。明朝成立后,为了清算留梦炎的汉奸行为,由明太祖朱元璋下旨,规定凡留姓学子参加科举,必须写下保证书,即“非留梦炎子孙”才能有资格应试。清朝乾隆帝也曾评价,才德兼优虽为上等,但德更重要,并特别点名“当宋之亡也,有才如留梦炎辈,皆背国以降元。”
1283年1月,在南宋灭亡四年后,文天祥于大都刑场英勇就义,享年47岁。临刑前文天祥面向南方跪拜,并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遗言。在文天祥就义后,由家人为其准备后事,将遗骨运回江西,草草安葬。
然而历史并没有忘记文天祥,根据《中国名胜辞典》的记载,明朝洪武九年,即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将前元大都土牢推倒,在原址修建文天祥祠,并把街名改为教忠坊,给文天祥上谥号为忠烈。永乐六年,即1408年,明朝正式将文天祥祠祭祀仪式纳入朝廷祀典。至于文天祥墓,自从1488年找到并重修后,清朝雍正年间和1983年再次重修,形成今日之规模。如今文天祥墓墓冢高1.4米,台阶为47级,象征着文天祥人生47年的忠烈事迹。
回顾历史,从来就没有什么垮掉的一代,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如同文天祥一样,为捍卫这块土地的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民族英雄无论其生于哪个时代,都是我们后人值得尊敬和敬仰的对象,正如长江黄河的滚滚浪花,万世奔流不息。
深圳南山区南头天桥北,有座占地约38.5万平方米的古城,一座古牌坊高悬城垣之上,“南头古城”四个大字携着千年古韵扑面而来,引领着各地游客穿梭1700年间兴衰变迁的过往。南头古城,又名“新安故城”。
331年,南头城隶属东晋的东官郡;736年,南头城是唐朝的屯门军镇,负责镇守海上交通,充作军事要塞;1394年的明洪武年间,南头城经过重新筑造修建,成为守御东莞的千户所所城。
沧海桑田,瞬息万变。清王朝施行海禁,沿海百姓内迁,古城城墙、民居建筑大量被拆毁,百余年间跨过繁华鼎盛的时代,淌过落寞寂寥的时光,残存的一砖一瓦皆是风霜印迹。
《新安县志》载,万历元年设县,青砖为墙,乌木作梁,建新安县衙、海防公署,辖管深圳、香港等地政务、防务。
漫步古城街头,偶尔停驻回眸,因为一座纪念英雄的信国公文天祥祠,亦或者见到一处雕梁画栋的东莞会馆,琉璃瓦面,好不显眼。聚秀楼、城隍庙、观音阁井、关帝庙……斑驳古迹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底蕴。
藏在闹市里的古城,是深圳跨越千年的历史沉淀,一墙之隔是古今。#我在岛屿读书##网络名人看深圳##深圳头条#
浩气凌云众口碑,胸襟一片雪冰持。
陆沉只手终难挽,板荡孤心尽可知。
铁血零丁哀运蹇,忠魂燕市盛名驰。
长宵更有澄明月,遍洒弧光南向枝。
谒文山祠
文山:文天祥
平水韵
西城区法源寺后街,东西走向,西起教子胡同,东至西砖胡同,南侧与龙凤里、法源里相交,全长228米。该街因位于法源寺之后而得名。
法源寺后街1、3、5号,培育胡同12号南房,为谢枋得祠。
谢枋得为江西戈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南宋抗元将领谢枋得被元世祖忽必烈强征做官,住悯忠寺内(今法源寺),谢坚决不为元朝做官,四月初一进京、初五日便已绝食而死。明人感其忠烈行为可与文天祥比肩,于明景泰年间“诏谥文书”,并由乡人建祠于尽节之所,供奉塑像以怀念祭祀,虽然谢枋得度过生命最后时刻的确切地址不得而知,但据《叠山先生行实》等记载,应是在今法源寺一带。因谢枋得祠由江西同乡所建,故此处由江西会馆所属,并实际上承担着一定的同乡试馆功能(图3-10)。
谢枋得祠,公布为西城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胡同北侧是一座有年代感的商店,门头上写“法源寺街商店”,透着一种年代感。在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过日子谁家都要来这里买生活用品(图11)。
现此街为居民住宅区,街道整洁幽静。
说起宝安,这地方可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我觉得此地最著名的人物非民族英雄文天祥莫属。往年在宝安参观了“信国公文氏祠”后,方感毛主席对其评语之高:“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宝安一带坚持抗元,正和士兵们吃饭之际,元军突然发起进攻,一时间士兵们吓得丢盔弃甲,忙钻进草丛中藏了起来。然而文天祥却慢了一步,被元军首领抓住了。
此时文天祥不想屈服做亡国奴,他掏出龙脑急忙吞下,没曾想药物失效了没死成。很快他被押送到潮阳,见到元军将领后,左右命他行跪拜礼,文天祥坚决不从,此举令元将肃然起敬,反而用宾客之礼待他。
元将的意思是把文天祥带到崖山,要文天祥写信招降他的部下张世杰。为此,文天祥不得不写了一首《过零丁洋》应付。当元将看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不禁笑了,觉得这人是条汉子。到了第二年,宋元之间在崖山海面爆发大战,结局是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亡,也就有了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华”的传说。
在元军的庆功宴上,元将劝文天祥投降,并许诺只要投降就可做大元的宰相,文天祥却誓死不从。元将无奈,只好把他押往燕京处理。在被押往燕京的路上,文天祥再一次试图自杀,绝食八天未死。
忽必烈念其才华,想招降为已所用。当时文天祥作为南宋人当中的佼佼者,他的治国才能无人能及,正是大元定国安邦需要的人才,若是归顺对于大元好处多多。
而此举正是王积翁推荐的文天祥,忽必烈自然让他劝降。王继增说道:“宋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必非要愚忠呢?”而文天祥浩然正气回答道:“国家虽亡,志气长存?我决不投降苟且偷生,愿以死报国。”
但他话锋一转,说:“假如你有心救我,就让我回故乡做个道士吧,让我侍奉二主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个王积翁很理解文天祥的心情,作为曾经的老上司,他愿意积极翰旋,保住文天祥的性命。
忽必烈一开始也同意了,但一个叫留梦炎的家伙,却想置文天祥于死地,他对忽必烈说道:“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他的意思是此人留不得,否则后患无穷,结果公元1283年1月9日,忽必烈杀了文天祥。
留梦炎为了一己之私,就成了杀害文天祥的元凶,这简直比卖国贼秦桧更招人恨。也正是他的所作所为,他的后代被明朝各代禁止参加科举考试。难怪明代理学大家孔天胤评价他说:留梦炎这个乱世丞相,是两宋历史上“最寡廉鲜耻之徒”。
留梦炎与精通权术的王积翁相比,留梦炎的特点是为人奸诈,见风使舵,受命于危难之时,只会临事退缩。比如1275年,朝廷任命他为总督诸路军马,希望他能带领人民为抗元,结果他竟然装病在家,以至于把太后都激怒了。后来,太后亲自出马哀求,他表面勉强答应,结果不久就投降了蒙古人。
当时身处抗元前线的文天祥,得知消息后悲愤地写道:悠悠成败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终,金马胜游成旧雨,铜驼遗恨付西风。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褚公公。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
这诗是文天祥专门为留梦炎这种无耻之徒而写的,十分痛恨他的不忠,直言投降后,他怎么见江东父老呢?也正因此事两人彻底结下了梁子,为后来他报复文天祥留下了种子。
别看他刘梦瑶投降元朝,官至丞相,还帮元朝招降了一大批宋臣,成为这帮人的领头羊,相反大元领导却不待见这种不三不四的小人。按道理元朝官修《宋史》该给他单独立传,结果没有。
由此可见,这种人的丑恶行径,连他们自己人都相当地鄙夷。与之相反的是,《宋史》不仅有文天祥的传,元人还对他大加赞扬,称他是宋朝文人的典范。
@爱在田园 说,小学时因一首《过零丁洋》而知文天祥,又因文天祥刚正不阿而知宝安。宝安,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有发达的经济,有美丽的山河,有现代化的城市,如此风水宝地,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作为镶嵌在祖国东南大地上的明珠,我衷心祝愿她未来会发展地更富、更强、更美!
#在宝安过年旺得虎# #金粉社区#
#北京头条##文丞相祠# 是为纪念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的。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奋力抗元被俘至元大都(北京)后,囚禁于兵马司土牢近4年时间,于1283年就义于柴市。
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按察司副使建祠堂。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式列入祭典。明宣德、万历、清嘉庆、道光,以至民国期间均有修葺。
祠堂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堂屋三部分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过厅内为文天祥生平展,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院内尚有一株古枣树,枝干向南倾斜,传说为文天祥手植。
1979年,文丞相祠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0月修缮后对外开放。1995年又主要由文氏后裔捐款修饰一新。
景点位置: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
深圳市十大祠堂汇总
1、陈仙姑祠
陈仙姑祠位于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上村社区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陈仙姑祠座西南向东北,建筑用地约1000平方米,四周绿树成荫,历来香火鼎盛。
2、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位于深圳市新桥街道新桥社区。始建于元代,后历经重修。总面宽21米、总进深50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
3、信国公文天祥祠
信国公文天祥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古城现中山东路15号,是清嘉庆年间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修建的一座祠堂。
4、王大中丞祠
王大中丞祠俗称巡抚庙,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的老墟中。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据嘉庆《新安县志·建置略》坛庙系载:“王巡抚祠,祀国朝广东巡抚王来任。一在西乡,一在沙头墟,一在石湖墟”。
5、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镇上合村。创建于明代,后历经重修,为四进三开间三天井的建筑群体。进深41.3米、面宽10米,中堂上署“敦穆堂”,旁设黄姑婆神位。
6、辛养陈氏大宗祠
辛养陈氏大宗祠属于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辛养社区辛养十五巷1号。清代建筑。坐西向东。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布局。面阔12.7米,进深42.45米。
7、鹏城赵公祠
鹏城赵公祠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大鹏古城内南门街北端,为清代中期衙署式建筑。当地又称“大衙门”、“督府”等。
8、江氏大宗祠
江氏大宗祠属于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步涌社区步涌南路35号。清代建筑。坐西向东。三开间三进布局,由前中后三堂、牌楼、四廊房组成。面阔11.1米,进深41.58米,面积461.5平方米。
9、文氏大宗祠
文氏大宗祠属于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社区东方大村三巷。始建于明代。坐南向北。三开间三进布局,面阔13.7米,进深30.3米,占地面积415.11平方米。
10、壆岗陈氏大宗祠
壆岗陈氏大宗祠属于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壆岗社区村前路93号左侧。始建于清乾隆甲寅年(1794年),1987年重修。坐西向东。三开间三进布局,由前、中、后三堂及天井、廊房组成。
#深圳# #四合院# #老宅# #古迹# #历史# #文化# #景区# #文物#
#北京头条##谢叠山祠# 谢叠山祠为文化旅游景点。谢叠山祠在北京市法源寺后街3号、5号。南宋诗人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宋宝四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德初以江东提刑,知信州。率兵抗元,信州失守,-福建山区。至元二十六年四月至大都,病后,迁悯忠寺,不食而死。
谢枋得威武不屈的民族风骨和贫贱不移的高尚情操,成为我国历史上爱国志士的典型人物。明景泰七年九月,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韩雍请求为谢枋得建祠,景泰皇帝令原籍官员每年为其举行祭祀事宜,并与文天祥同赐谥号,“诏谥天祥忠烈、枋得文节”(《明史·列传六十六·韩雍》)、并“建祠于尽节之所”,供奉谢枋得和文天祥的塑像。
在法源寺后街,江西会馆谢枋得殉难处建祠,现院内还有二层小楼一座,原供谢叠山和文天祥像,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本文文天祥祠,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