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佛教三宝指的是,佛教三宝是指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三宝(梵文:त्र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佛教三宝指的是,佛教三宝是指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三宝(梵文:त्रिरत्न / रत्नत्रय triratna / ratna-traya),指佛宝、法宝和僧宝,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和教义,即佛教的核心和基础。

2、之所以称之为“宝”,因他们可以救度一切众生,可使之彻底离苦得乐[1]。

3、因为三宝是佛教的基础,所以皈依三宝是信仰佛教和成为佛教徒的前提和标志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

4、简单地说,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

5、佛宝,指圆证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泛指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及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弘传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

6、佛宝 (Buddha)[编辑]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换言之,佛宝为佛陀从觉悟中发展的心灵力量和圆满智慧的德行[2]。

7、1. 佛身于无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

8、此佛身有三:法身、报身、应化身。

9、法身是诸佛的清净无漏功德所依,为真如实相的理体,常住不灭。

10、报身是诸佛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显现相好庄严的身相。

11、应化身是诸佛以不思议神通力,为了因应一切众生的机缘,随类变化,示现六道,摄受一切众生于佛法生深信乐,逐渐证得道果的身相。

12、法身属于真身,而报身和应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现起的。

13、2. 佛德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

14、综言之,即是智、断、恩三德。

15、智德,指佛的智慧圆满。

16、断德,指佛能断尽一切烦恼惑业。

17、恩德,指佛有救度众生的大愿大能。

18、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

19、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20、法宝 (Dharma)[编辑]主条目:正法 (佛教)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此亦有三个要素[3]。

21、1. 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世间的种种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灭一切毒热尘秽,滋长一切善法种子,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槃解脱果实。

22、2. 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即:四念处(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3、四正勤:已生之恶令断灭、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起。

24、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25、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26、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27、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轻安觉、舍觉、定觉、念觉。

28、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29、共有三十七支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净法宝的方便助成,由此能证得清净法身。

30、3. 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因为众生的根行不等,摄受的法门就有千差万别,但可概分为四悉檀教学法。

31、世界悉檀:即运用世间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觉、观念等解说佛法的知见,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随顺修行,比如说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恶便下堕三涂等。

32、为人悉檀:即依据众生各别的根机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渐的悟入佛法正知见。

33、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的烦恼、应病设药,如对治贪欲修不净观,对治瞋恚修慈心观,对治愚痴修因缘观,对治昏散修数息观,对治我执修界分别观,对治业障修念佛观。

34、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说、文字,直显诸法实相的理体,令利根众生顿悟第一义。

35、前三种为权教,后一为实教,循循善诱,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槃路”,得证解脱。

36、4. 佛法的六个特质(括号内为玄奘法师译文)Svakkhato(现见):简单而且定义清楚,每个人都可以修练,不会有任何疑惑。

37、2、修习正法的成果可以在此生当下看到,不必等到以后或来世。

38、Sanditthiko(离炽燃):修习正法后,必然可以达到烦恼的完全去除。

39、Akaliko(应时):正法可以在每一个行往坐卧之中实践,不待时节。

40、Ehi-passiko(引导):ehi“来”passiko“看”,正法邀请你来亲自求证,亲身体验真理。

41、Opaneyyiko(唯此见):这条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来越接近最终的目标,即解脱所有痛苦。

42、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内所证):能让来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智慧和理性,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之内体验到真理。

43、即正法具有“普遍性”。

44、僧宝 (Sangha)[编辑]依著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是为僧宝。

45、那么何谓出家沙门?何谓如实修行?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

46、如,是契合。

47、实,是真实。

48、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

49、而僧宝也可略分为三种:义僧:即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祐福田。

50、贤圣僧:为见道位以上的贤圣。

51、若在小乘,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52、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稳快乐,所以是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53、其它说法[编辑]另外在大乘起信论中,所说的佛、法、僧三宝,涵义亦与上述说法相同:佛宝:“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54、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55、 法宝:“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

56、形容法身体性为真如平等,不增不减,又具足无量恒沙功德,能满足一切净法,使众生获证涅槃,离苦得乐。

57、  僧宝:“如实修行等”。

58、指一切依法如实修行的贤圣僧与凡夫僧。

59、其次在现有的文字历史上,曾有释迦牟尼佛应化于世间,为一切凡夫众生亲见佛身;有佛所说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称之为“化相三宝”。

60、后来凡夫误以为佛已入灭,不再重履世间、便作种种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石刻、纸绘等,以供礼敬;结集佛的教法载于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于世间,称之为“住持三宝”。

61、然而,实际上三宝本就常住不灭,惟依众生根行机缘及证道的层次,其感得的三宝自然有所差别了。

62、换句话说,化相三宝永远存在,住持三宝却有可能随着时代变迁而湮没,但如住持三宝中的僧宝有一人成佛,就成为化相三宝了。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