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文章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因此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自觉的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智慧生成,实践应用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 “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子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 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下面本人就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一下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联系。因而在备课及课堂设计教学中,往往把精力放在讲授课本内容上,而缺乏根据创新精神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学生虽然学会了数学知识,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运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应该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课堂设计应该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基础,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是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是能使他们提出问题的;是他们乐意做的,从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1、 创设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新课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材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越贴近生活,学生的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如: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中,可以采用“说一说、分一分、换一换、玩一玩”等多种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获得了人民币的知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体验到人民币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编制例题

生活中充满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编制出合理、符合逻辑的例题并及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比如:喝牛奶是学生经常想做的事,在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我以学生搬牛奶——排牛奶——奖牛奶为教学主线,围绕教学目标改造教材,解决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3、借助生活中原型理解概念

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的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尽管概念比较抽象,但它却是以生活中找到适合的实际现象为基础,从实际问题演绎而来的,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十分重视从实际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建立这些抽象的概念。如:“千克的认识”,“千克”这一重量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教师可先用秤称1千克重的实物,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秤1千克的橘子,苹果或沙子,来感受1千克究竟有多重。这样1千克就有了触觉表象。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身边那些东西约重1千克。于是,学生借助实物对1千克所代表的实际重量有了一个亲身“感受”并建立了概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数学是开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研究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课既然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那么引导学生树立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的意识,并教授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所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注重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好知识是为了用好知识,具体的实施途径有:

1、讲授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的能力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征的独特性,教师单纯是理论上的灌输,往往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对于听故事却是十分乐意的。寓知识于童话和故事之中,不仅能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例如:讲《大让象过生日》让学生学会统计;讲《动物运动会》让学生学会符号,讲《小兔拔萝卜》让学生学会加法… 从这些内容中既可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2、设计教学形式丰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本在应用。一个人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基掌握数学知识、理论的多少,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难题,更重要地是看他是否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上课时除了提供丰富的内容外,还注意呈现形式而开放,以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例如,二年级(下册)第96~97页社会实践活动课《你能跳多远》。活动的设计,首先呈现了用什么方式才能跳的远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提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引导学生经历收集不同跳法的数据,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这种以着眼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学生特别喜欢。他们不但完成课本要求,还自发把右脚单跳和左脚单跳的数据也制成了统计表。

3、建构言语思维,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发展思维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而思维又与语言密切相关。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化为认识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灵活地将经验和规律表现过来,并加以系统转换。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运用准确言语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是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综合法,从条件出发,由因索果,也可以引导学生用分析法从问题出发,由果导因,把握找中间问题这一规律,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各种形式说解题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思维方法的逻辑性。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把学生的学放到第一位,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那么教育学自然会进入一个和谐、理想的境界,学生们也定会张开双臂欢迎,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 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岳麓出版社
2、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陈旭远 《新课程 新理念》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沈百军〈新课程 小学数学〉宁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