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一、激发问题意识,感悟策略的实际价值

行为的动力是动机,而动机的来源是需要。有效的学习必须以根源于学生需要的、有力的学习动机为条件。所以,要让学生热切投入对作为学习任务的问题解决活动,就必须激起他们的问题意识。问题的新颖性与策略的形成正相关。新颖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策略在解决新颖的问题时最能体现价值,并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如果解决的实际问题总是限于已经学过的问题,则只是进行解题技能的操练,虽然不能说对形成策略毫无作用,但缺乏培养策略的内涵。

在实际的教学中,激发问题意识需要两方面的条件:认知条件和情感条件。认知条件是所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疑惑感,但“疑”要有一个度,即要控制问题的难度。太容易了学生不感迷惑,学习动机淡漠;太难了学生会过度焦虑或产生逃避心理,从而丧失学习动机。情感条件是所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应考虑三点:一是问题情境中应包含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生活;二是问题情境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应呈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三是用来营造问题情境及用来解决问题活动的教学具有直观性、操作性。

二、注重模型建立,体验策略的形成过程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根据问题情境选择、组织数学规律和方法,调节、控制内部注意、思维和操作活动的认知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而且也是通过经验和感情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事实上,学生最初的数学活动可能看起来都是经验性的。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化为“逻辑数学经验”,数学活动的体验必不可少。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意识与感受。体验使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关注数学事实的接受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扩展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现以《列表的策略》为例简要分析。

第一步,“数学化”观察,导引策略。仔细观察、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提取其中的数学信息或将某些非数学信息抽象转化为数学信息。

比如,教学列表的策略时,面对如何整理信息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在尝试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是用笔画一画,标出有效信息,有的学生将选择的信息抄了一遍,未想到信息的整理可以简化,有的学生摘录有效的信息,并有序地排列。虽然没有学生想到用表格的方式来整理,但他们整理出来的信息已具有列表整理的思想:筛选、分类、对应。在整理的经验上再进行交流和探讨,学生就很容易形成比较优化的策略──从问题出发,通过列表对信息进行整理。

第二步,建构模型,形成策略。

教学列表的策略时,一般经历以下过程:(1)带领学生经历填表的过程。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整理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2)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列表整理显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3)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4)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感受函数关系。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具体的问题,用策略验证规则是否正确和完整,对原有的策略进行修改和完善,使自己发现的策略能解决一类问题。

建构模型需要从问题情境中进行联想和筛选,把已知情境和目标情境联系起来,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从头脑里提取记忆信息,寻找学过的数学模型(包括数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方法、图像等),把提取的数学信息联结起来组织成一个整体结构。此时主要运用了“结构化思想方法”(因为任一个数学模型都是一种数学结构,数学主要是研究某一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加法关系、乘法关系、函数关系等等)和“逻辑化思想方法”(因为思考过程中必须运用逻辑推理)。

第三步,解构模型,优化策略。在数学活动中,所有的数学模型从数学角度而言,并没有好坏之别,而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加以揣摩,却有着优劣之分。因此,对于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仅要从数学的角度加以解释与判断,还要引导学生追求解决问题策略的最优化。一般来说,解决某类问题会有最优化的策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策略的优劣,克服思维定势,以求得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大提高。

第四步,点活模型,拓展策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不一定能用已学过的数学模型来完整、精确地模拟,此时或者创造新的数学模型,或者把这一问题化归为较简单的问题,再运用已学过的数学模型解决它。在实际教学中,我试图在课堂内外增加一些有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这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应用数学、“创造”数学。

第五步,反省认知,超越策略。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认知策略反思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与动力,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自己行为的不断反思。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必须借助反思,进行适当的评价,积累对于自身认知过程监控与调节的经验。策略学习的反思活动将带来元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会有所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存在差异。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生命之间必然存在众多差异。教师应该尊重每一种思维方式,让每一种思维都有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

在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前提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策略的优化与提升,让学生在不断应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自觉汲取他人的优势,改进自己的策略,多中选优,择优而用。同时在强调策略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为好的策略是相对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