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文章欣赏 课堂是师生的活舞台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小城西分校 顾敏娟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在这个旋转舞台上演精彩的节目,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就以“找规律“这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课堂前奏曲——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因此备课更的的应是备教材、备学生,思考教材与学生之间怎样建立有效的联系,如何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把学生的一般发展视为首要目标,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个别差异。备课中身为教师应着重解决这几方面问题:自己作为合作者应该给予学生哪些方面的帮助;作为信息提供者,怎样提供信息;以什么方式,什么途径提供?

例如: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找规律”这一课中,教材提供了四个一组的红旗图、三个一组的灯笼图、二个一组的盆花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规律,进而深入研究规律。按理说直接照书本提供的美丽情境图能引起学生的一定兴趣,但直接出示似乎又显得笨拙,为教而教。数学特级教师吴金根老师,他在设计这一内容时有自己独到的思路。1、从注重学生参与的角度去思考,就有了猜牌的游戏,让学生从瞎猜中悟出规律,最后推导出规律知识,这一系列的探讨过程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积极的热情中完成的。2、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一角度思考,教师就想到了发给每组学生一些两种颜色的小圆片,让他们合作,在小组中创造规律,并分别展示自己的成果,准备引用这些学生亲手创造的成果发现规律,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推论,采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加以判断与思维。3、练中悟,悟中练。教师设计画一画与发奖的情境,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认知程度,就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解决了“劳力”与“劳心”的问题,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应是轻松的、愉悦的。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思维也培养了能力。

二、课堂进行曲——上课

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演艺精彩,这是一门艺术,根据本人的实践,我觉得应在以下几方面重点把握。

1.创设严而有度、宽松的课堂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课堂上教师的“活”应体现在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控上,全班四五十名学生,各有各的思维与特点,如果放任自由那后果不湛设想,因此,严而有度是组织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课堂进行曲得己进行的前提,给学生提供的是适度的学习焦虑。宽松的课堂是融洽的,孩子的情感思维处于各极状态,在这里,老师的言语、表情、体态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微笑给孩子的是亲切,一次鼓励与赞赏激发了孩子的信心,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提供保证。

2.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操作、交流等“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的“动”。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这一课时,可以分以下两大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分组操作,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几排?用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后引导交流:①每排摆6个,摆2排,6×2=12,12÷6=2②每排摆4个,摆了3排,算式是4×3=1212÷4=3③每排摆12个,摆了1排,算式是12×1=1212÷1=12

教师以4×3=12为例,指出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从表面看,第一环节的“动”,学生初步认识了倍数与因数,但真正内化并理解其含义第二环节至关重要,即思维的“动”,那就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如果只是机械地读,或相互说,那这样的“动”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没有深度的,我们可以比较各数之间的大小,在比较中加深认识,通过观察4×3=12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倍数要大些,因数要小些,再用6×2=12的例子,巩固复习四句话,让孩子从陌生中逐步熟悉对"倍数与因数"的认识。但我们知道这样的想法并不全面,那老师就得再应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根据12×1=12,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有了上面两题的模仿,学生对这一问题一定会热情高涨,因为桃子就在眼前,采摘很容易,殊不知,里面还暗藏机关呢。当说出“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必须有所调整,增加新的认识,即:一个数它既是本身的倍数,也是本身的因数。

综贯以上两大“动”的环节,如果前者是形式,那么后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我们不难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个问题下去,热闹的课堂马上安静下来,但静悄悄的课堂并非一潭死水,那却是学生的思维在积极进行。当思维一旦冲破了种种迷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后,课堂一定因为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想法而又显得“热闹”起来,正如周玉仁教授所说: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会。

3.活用现场生成,创造更多精彩

再精心设计与准备的课堂,也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全部考虑到,因为我们的孩子是生动的、活泼的,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表现由为突出,因此,课堂中总会有一些动态的生成。

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这一内容是,课尾安排了一游戏,给出一排列有序3个一组的物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来找一找,你将得到什么物品。当我让拿到1号物品的同学起立后,在他们叙述理由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每个学号除以3的结果都余1,这是我备课中没考虑到的,多好的临时生成,我及时让孩子们倾听,说出拿1号物品学号的特点。接着让拿到2号物品的同学起立,也说主各自的理由,从而归纳出拿2号物品同学的特点:学号除以3结果都余2。接下来就顺着孩子的思路,猜猜看,拿到3号物品同学学号的特点是什么呢,问题一出,同学们思维的火花已经点燃,齐声说:是3的倍数。

总之,新课改将继续,对课堂的研究也将继续,有效的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对它的追寻与思考远非这些,它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将激励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