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张殿军老师在首届分享式教学现场会上上了一节《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 百分数的认识二、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三、教学重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四、教学过程 1.我校的浪花杯足球赛刚刚结束,如果在下届比赛中我们获得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你认为派咱们班谁来主罚合适。现有如下的信息: 姓名 罚球总数 进球总数 高阳 10 8 张俊 25 21 李文 20 18 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分小组在全班分享。2.现在小组内的讨论分享告一段落,大家在小组内准备准备,一会全班分享.分享时注意说清楚:(1)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2)我们的感悟:(3)我们的困惑. 3.阅读教材,并找一找在生活中遇到的百分数。在小组说一说这些百分数的意思,归纳总结对百分数的理解。在全班分享。 4.作业与练习
只有365个字的教学设计能完成教学任务吗?况且365个字里面还有一大部分是可以适用于每节数学课的,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使用教材的粗糙、简单的教学设计却帮助学生轻松认识了百分数。仔细分析这节课,客观分析得与失,便于今后更轻松有效地组织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先来看看这节课的情境设计。有人认为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习本身是没有趣味的,孩子们感兴趣的是情境,借由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用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对学习材料的关注程度。有人认为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数学。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数学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和学生生活贴近、和数学学习相关的情境,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也有人主张,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场所,而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情境的作用显然是用来作为学习起点的。不同的观点导致不同的教学行为,张老师执教的《百分数》一课情境使用效果如何呢?北师版教材运用的是“足球比赛时选派哪个队员罚点球”的情境学习百分数。张老师尊重了教材的设计。
首先,老师播放了一段校园足球比赛的视频,只有几秒钟就结束了,我猜想其目的应该是唤起学生对于足球比赛经历的记忆。如果仅此而已,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学生无需借助视频就可以记起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如果精心选择一个画面,澄清学生对于“什么是罚点球”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活动清除非数学的干扰(事实上这节课临近结束仍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那么这个录像就是有价值的。接着教师出示了几位同学的照片,问大家“如果我们在六年级的足球比赛中获得一次罚点球的机会,推荐谁来罚点球呢?你有什么想法?”“找命中率高的”“腿部肌肉有力量的,技术好的”“进球数占有射门数比较多的”除了个别学生进行上述回答外,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产生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仍然和情境有关,教师提出的这个“六年级足球比赛”是不确定的事件,或者即便确定也是很遥远的事情。“选择队员”进行点球就显得“不必须”“与我们无关”。杜威认为,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就要让学生所从事的事情与学生自身“休戚相关”。事情的结果与他息息相关,他才会尽其所能影响这件事情。显然,这个情境的运用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由这节课情境的使用我想到,要想选择适当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参考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设计,让情境满足以下特点:第一,学生熟悉的,有亲近感,或者虽然不十分了解,但是是生活常见的事情;第二,承载数学学习内容,对于理解数学概念或方法有较好的支撑作用;第三,这个情境带给学生强烈的“义务“感,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从这三个标准去分析这节课使用的情境,我认为本节课使用的情境符合第一、第二的要求,不符合三,但是,偏偏三又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