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亏损70%,医药基金跌“到位”了吗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最大亏损70%,医药基金跌“到位”了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昨天我鼓起勇气,看了一眼自己尘封多年的支付宝基金持仓。
那只角落里躺了三年的医疗基金净值狠狠刺痛了我的眼睛,让我泪流满面,韭韭不能平静。
我知道喝酒吃药行情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我没想到,医药基金能经过净值腰斩之后再腰斩,直接亏损70%。根据iFinD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8月6日收盘,前海开源医疗健康近三年收益率-71.6%,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近三年收益率-66.98%,摩根中国生物医药混合近三年收益率-64.07%。全市场仅统计A类场外基金,共有11只医药主题基金近三年收益率均跌幅超过60%。
就以我微不足道的1万元投入为例,目前净资产只剩下了4000块钱,当初号称长坡厚雪,未来发展一片大好的医药行业落到如今这幅境地,属实是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医药行业现在算是“跌到位”了吗?
答案恐怕是我不知道。
当初中证医疗指数市盈率从109跌到60的时候,我觉得跌到位了,事实证明我错了;后来中证医疗指数市盈率从60跌到40的时候,我觉得跌到位了,事实证明我错了;再后来中证医疗指数市盈率从40跌到23的时候,我觉得真的跌到位了,但事实证明我还是错了。
好像有那么一瞬间,市盈率、价值投资、巴菲特和格雷厄姆同时在A股的医药行业上面失灵了,投资者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抄底,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眼睁睁地看着医药基金在历史最低分位值一路狂泻,但毫无办法,目前行业PB平均值已经来到了3.22,药明康德(603259)的PB来到了1.59,国药控股的PB来到了0.71,叠穿地板,但是依旧看不到底部。
为什么会这样?
究其原因,投资者选择医药基金,本质上是用国内的医药企业对标美国医药公司,预期未来国内的医药企业会诞生莫德纳、辉瑞那样的超级公司。但是如今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基金经理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与美国之间很多商业模式,并不具备可比性。
美国的医药企业有很强的话语权,美国的医疗费用非常昂贵,美国的医药公司销售能在各大私立医院之间如鱼得水,而作为美国的老百姓(603883),单纯依靠个人财力很难负担得起巨额医疗成本,需要企业或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去保证“看得起病”——而高昂的医疗费用又变成医药企业的利润,支撑着美国医疗股票的股价持续上涨。美国的医药公司也有更多的资源和动力去投入高昂的开发成本、忍耐漫长的研发周期,美股医药巨头企业兼具医疗属性和科技创新属性,成长价值显著。
但是国内有所不同,2022年的时候董承非就说过,国内的医药公司本质上是在和政府做生意,最大的买方是医保局,医院也以公立医院为主。虽然名义上是医药公司,但是兼具公用事业的属性。尤其是前两年“医保集采”,政府对医药公司“压价最后一分钱”登上各大媒体头版头条的时候,更是让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意识到,国内的医药公司估值在天然属性上就具备劣势,价格与民生相关,没有涨价预期——于是医药长坡厚雪、未来可期的逻辑彻底破灭了,过高的市盈率就像是一个笑话。
当然,这里我们并非是在抱怨集采影响了医药股股价,也并非觉得老百姓享受更便宜的医疗服务是件坏事,而是向告诉大家,我们不能用美国医疗企业的估值体系和未来成长性去要求国内的医药公司,而是应该认清现实,重新找到医药基金的合理估值。那未来的医药投资该当如何呢?就我个人而言,我医药基金的未来还是非常迷茫的,因此,在这里我直接引用一下西南证券(600369)研报的观点,仅供有志于投资医药基金的投资者参考。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看好医药行业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条投资主线。
主线一:低估值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
主线二:器械出海包括IVD、呼吸机及呼吸道检测产品、手套、冠脉支架等,创新药及类似物出海持续渐入佳境。
主线三: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药、胰岛素、IVD、电生理等领域。消费医疗属性品种,以及上游等板块中长期值得跟踪。
至于愿不愿意采纳研报中的观点,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么说,医药行业整体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已经到这个位置了,纵然投资逻辑上有各种各样的瑕疵,但足够便宜本身也是一种利好,对吧?
以上就是关于【最大亏损70%,医药基金跌“到位”了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