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基金经理出国调研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时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走出国门,调研...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基金经理出国调研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时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走出国门,调研中国企业“出海”情况。对于很多基金经理来说,掘金“出海”产业链不再是一个选择题。在他们看来,“出海”产业链不是短期的主题性机会,而是值得长期研究和布局的投资机会

  “坐几个小时的车去看工厂,颠得腰都疼了,但是收获很大。下次,我打算再去其他国家看看。”某基金经理近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时下,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走出国门,调研中国企业“出海”情况。

  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出海”,通过深耕海外市场实现业务飞跃发展。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在海外建厂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制造业企业是其中的主力军。

  到鱼多的地方去钓鱼。对于很多基金经理来说,掘金“出海”产业链不再是一个选择题。在他们看来,“出海”产业链不是短期的主题性机会,而是值得长期研究和布局的投资机会。当前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具备较强的全球竞争力,“出海”优势明显,有望迎来业绩增长第二曲线。与此同时,这轮“出海”势头向其他行业扩散,消费、农业、家电等板块也迎来布局好时机。

  “出海”产业链是值得深挖的“富矿”

  “最近去日本调研了”“上个月跟着券商去东南亚调研”“身边有人去非洲调研了”……今年以来,“不出海就出局”成为公私募基金经理的口头禅。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今年以来公私募基金经理掀起了一股出国调研的热潮,设在日本、泰国、印尼、越南等国家的中国企业工厂或分公司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前来调研的机构。在他们看来,通过“出海”,企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投资机会也孕育其中。

  上市公司对海外市场蕴藏的丰富机会感受深刻。“公司正在海外进行布局,成为一个当地企业,有机会获取当地及周边市场。公司目前在土耳其有装配及试验工厂,计划今年在东南亚建厂,目前地址定在了印尼。”变压器设备制造企业华明装备(002270)近日在与调研机构交流时表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建厂作为开启业务增长“第二曲线”的重要选择。国联证券(601456)研报显示,2023年上市公司在海外建厂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11月30日,A股上市公司中在海外建厂的企业共计399家,其中制造业企业是主力军。

  “从以往来看,企业做国际贸易屡见不鲜,而现在企业‘出海’出现新的模式,更多的企业到海外投资生产线和工厂,而不是简单地出口产品。”沪上某公募研究总监李峰(化名)向记者表示,新的“出海”模式能帮助中国企业有效开拓海外市场。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称,全球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出海”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进化,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我到国外调研后发现,中国有些产业具备很强的全球竞争力,在许多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和工程师红利,以及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李峰说。

  在基金经理眼中,中国企业“出海”绝非短期投资机会,而是值得长期跟踪和挖掘的“富矿”。

  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抢眼

  出国调研后看到了哪些投资机会?很多基金经理的首选答案是:制造业。

  “差不多的品质,中国企业生产的轮胎,价格可以比海外便宜一半!”某位刚从东南亚调研归来的百亿级私募基金经理颇为感慨。

  他告诉记者,部分中国轮胎企业聚焦主业,深耕了十余年,最初从低端配套做起,近年来逐渐向高端发展,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诸如宝马、奥迪等头部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也开始采用国内企业生产的轮胎。而且在国内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下,中国企业生产的轮胎价格只有海外企业的一半。成本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巨大竞争力。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根据美国轮胎电商平台SimpleTire数据,中国企业生产的轮胎,其价格普遍是海外品牌的50%至70%,性价比优势凸显。

  高通胀下,欧美轮胎厂的成本压力为中国轮胎企业创造了替代良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海外头部轮胎企业在欧美地区关停或减产的轮胎工厂超过15个,涉及轮胎(乘用车+商用车)年产能超5000万条。

  中国轮胎制造企业“出海”展现的竞争力,是中国制造业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缩影。

  相聚资本创始人梁辉观察到,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他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工程机械、重卡、电力设备等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在出口量的提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不少机构在看到机会后果断出手。申万宏源证券(000562)研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对“出海”行业的持仓比例明显提升,覆盖家用电器、汽车、轻工制造、机械设备等领域。

  丹羿投资创始人、基金经理朱亮也透露:“我们在2023年初就布局了一部分‘出海’标的,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增加了对家电、机械板块‘出海’企业的投资比重。”

  沪上某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的私募创始人称:“上半年我对组合做了调整,对高股息品种获利了结,全面参与‘出海’产业链相关机会。”

  “出海”机会持续蔓延

  “东南亚有个段子:你必须留意你家附近的任何闲置空间,因为它很快就会变成一家新的中国奶茶门店。”今年5月到东南亚调研的一位基金经理一边调侃,一边拿出了印尼某奶茶店排队的照片。

  李峰说,通过实地调研能感受到中国消费企业在海外经营得相当优秀。能够占领当地的消费市场,本质上是中国品牌在国外赢得了名声,获得了国外消费者的认可。

  中国消费企业的“出海”成效,在数据层面得到了有力印证。以零售巨头名创优品为例,其一季报显示,海外门店数量以及市场占比持续提升,一季度新增海外门店109家,单店收入同比增加27.4%。公司毛利率也得到提升,同比提高了4.1个百分点至43.4%。

  “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也在海外实现了高速增长,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为10.66亿元,较2022年增长134.9%;海外业务毛利率为64.9%,高出国内3.6个百分点。泡泡玛特董事长王宁曾在2023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快速增长的海外业务等于再造了一个泡泡玛特。

  中国“出海”企业展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不仅仅局限于消费领域。

  李峰告诉记者,调研了一家在越南的中国农产品公司。“水产品出口是越南的优势产业,这家公司已经深度嵌入当地的水产产业链,不仅在当地有饲料生产线,还有发达的销售服务网络,还与当地的农户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的品牌在当地具有非常高的认可度和用户黏性。”李峰说。

  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高楠称,中国企业“出海”呈现出多元化、品牌化、新产能布局等特征。“出海”的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行业,而是逐渐向高科技、跨境电商、互联网等领域延伸。

  基金经理在积极寻找其中的投资机会。“‘出海’产业链有望成为全年最重要的景气投资主线。”汇丰晋信基金首席宏观及策略分析师沈超说,从结构上来看,“出海”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主要包括两类方向:一是海外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的领域,主要聚焦汽车和机械板块,包括客车、叉车、工程机械等具有高出口景气度的细分领域;二是随着海外市场开启补库存周期,受益于海外需求的改善,家电家居将迎来需求的边际回升。

以上就是关于【基金经理出国调研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