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年轻态养生手册》正式发行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弘扬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年轻态养生手册》正式发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文件正式出台,这是首次就“银发经济”单独出台相关政策,国家已释放出“发展银发经济”的强烈信号。
2023年,北京晚报开展了为期4个半月、覆盖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京城养老大调研”活动。今年,我们在此基础上于3月29日推出北京晚报京城养老调查《新银发.养老服务手册》,并在北京日报客户端上开设养老服务专题。该手册定向发行2万份,覆盖北京市重点社区、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高校、医院、央企总部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10多家北京医院与河北北三县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99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直接结算……
为助力健康领域协同发展,作为《新银发.养老服务手册》的延续,北京晚报《健康周刊》联合以岭健康科技,紧跟大众养生需求与热点,制作了“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八字经《年轻态养生手册》,以结构清晰、内容充实、通俗易懂的四大版块,为读者带来128页的实用养生指南。该手册目前已印刷完成,并运输至石家庄,将陆续在石家庄地区定向发行。
手册一经推出获得广泛关注
相关负责人介绍,《年轻态养生手册》详细地介绍了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通络养生八字经与现代生命科学高度契合,对亚健康人群做好健康管理、患病人群做好慢病管理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目前该手册已在石家庄发行
通络养生八字经是什么?
健康需要管理,身体需要经营。大健康是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护,不仅追求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大健康的观念,意味着社会的健康管理需要前移关口,重心需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形成儒家、释家、道家、医家中华养生四大流派。通过多年对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岭健康科技融汇“儒、释、道、医”四大养生流派的养生智慧,提炼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通络养生八字经。
通络
2000年前,《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经脉、经络、络脉、络病概念,为“络病”学说的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络病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脉络”,创立通络治疗方药,为络病学说奠定了辨证论治基础,成为络病发展史上第二大“里程碑”。
到了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指出络病是内伤疑难杂病病机概念,并且还记述络病表现,如动络、入络、伤络等。此外他还发展了络病治法用药,提出“络以辛为泄”的观点,创立辛味通络、络虚通补等络病治法用药,成为络病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但络病理论在历史上始终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岭药业(002603)科研团队不断深入研究,系统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当代络病理论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79年至2000年,主要开展文献整理和临床研究,出版《中医络病学与心脑血管病》著作。
第二个阶段为2000年至2005年,首次形成“络病证治”体系,出版《络病学》专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主持专家鉴定称:“该项目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
第三个阶段为2006年2012年,系统构建中医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脉络论》专著出版,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脉络学说是指导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系统理论。
第四个阶段为2012年至今,系统构建“气络学说”指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防治,出版《气络论》专著。
气络学说是我国中医药界近年来重大学术创新,提出气络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系统阐释了气络病变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及辨证治疗用药,有效指导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病、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现代重大疾病的治疗。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系列通络药物疗效显著,证实了该学说对重大疾病治疗的重要价值。《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均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2022年至今可谓是第五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断深化络病证治、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同时将络病理论向多个疾病领域治疗中延伸,将要编纂出版的《络学集成》专著将成为络病理论体系的代表著作。
《年轻态养生手册》中的“通络”一篇,详尽讲述了中医络病理论如何指导“治久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的健康管理)、“治新病”(包括流感与新冠、支气管炎、慢阻肺、肺炎)以及“治未病”。
养精
中华传统医药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在抗衰老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实践经验。中医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提出: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
传统中医学认为精气神三者乃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三者密切相关,精能化气、生神,是气与神的物质基础;气能生精、化神,是精与神功能正常运行的动力;而神能统精、驭气、御形,是精气活动的主宰和生命的体现;且形为神之体,是生命的物质结构载体,所以精、气、神、形是生命运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最终也取决于其精气神的盛衰。
肾中精气的盛衰是影响长寿的核心因素。肾精虚衰可以引起肾阴肾阳失于协调平衡、肾气化生乏源、元气亏虚、元神失养。因此,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提出衰老发生的关键病机——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元气亏虚是衰老关键、形神耗损是衰老表现。滋补肾精就是成功对抗衰老的根本。
《年轻态养生手册》中的“养精”一篇,解读了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如何通过滋补肾精,对衰老的8大标志起到调节干预作用,改善多脏器系统衰老,改善压力应激导致的早衰,延缓八大系统衰老从而防治老年病等。
动形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长寿延年的重要因素。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南北朝范缜《神灭论》中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明确论述了人体之神无形无质,它不能先于形体或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神须依附于形而存在,神需要通过形体来进行功能的表达。因此,善养生者必须先养形。
广义之“形”包括世间万物形的存在,狭义之“形”主要指人体形质、形体、形态,包括外在的形体、皮、肉、脂,又包含筋、脉、骨、脏腑、气血等一切有形的存在。
《年轻态养生手册》中的“动形”一篇,介绍了阴康氏“大舞”、孔子六艺养生、华佗五禽戏、孙思邈动静相宜养生、曹庭栋散步养生、中华通络操等多种传统中医养生之法,并解读了动形养生对改善亚健康状态、改善心血管疾病、改善抑郁和焦虑、改善糖尿病等的益处。
静神
睡眠约占人生1/3的时间,其对于人体至关重要,是健康生活的基础,通过睡眠,动静结合,才能让白天劳累的身体得以休息和放松,充足有效健康的睡眠可补充人体能量,使人体精力充沛而充满活力,所以说睡眠是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进行静神养生呢?静神养生益处颇丰,通过静心安神来缓解压力、保障睡眠,能够提升心理能力,恢复心身平衡,保障高质量健康生活。《年轻态养生手册》中的“静神”一篇,详尽讲述了如何通过心理调试、音乐静神、禅定打坐、书香茶道、四气调摄、药物调理等多个方面来静神养生。
未来,北京晚报《健康周刊》将携手以岭健康科技,持续关注大众健康,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为百姓提供更多实用性强的日常养生防病治病方案,提升民众健康意识,贡献传统中医药的养生新思路与新智慧。
以上就是关于【弘扬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年轻态养生手册》正式发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