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投、上海科创重组:国有基金整合的时代隐喻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上海国投、上海科创重组:国有基金整合的时代隐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国投公司与科创投集团重组的消息传出后备受业界关注,近日又有新的进展。
6月3日,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科创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收到上海市国资委下发的《市国资委关于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实施联合重组的通知》。通知显示,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将上海市国资委持有的上海科创集团100%股权无偿划入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投”),划款基准日为2023年12月31日。
千亿规模国资基金平台重组
今年4月16日,上海国投公司与科创投1集团联合重组暨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议上宣布: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联合重组,袁国华同志任上海国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此前担任上海临港(600848)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负责金融、外资外贸等工作,分管金融贸易处,主持临港集团全面工作。
本次变更后,上海科创集团由上海国投直接持有100%股权,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国投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上海市国资委。
上海国投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这是经上海市委、市2政府批准成立,由上海市国资委出资并直接监管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实施国有资本战略性持股管理和资本运作,承担市场竞争类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开展市场化、专业化股权投资基金运营。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和产业投资板以“母基金+直投”模式,布局多元化基金组合,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和“投招联动”,带动社会资本,整合优质资源,赋能被投企业,积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成立以来,上海国投公司在发起设立或参与设立了多只股权基金。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国投公司发起的多只基金管理人均为孚腾资本。孚腾资本是由上海国投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上汽集团(600104)、宁德时代(300750)、哔哩哔哩等产业集团和投资机构共同设立的股权管理机构。
此次重组的另一方——上海科创集团此前已经经历过多次重组。官网显示,1992年上海科投成立,2014年与上海创投合并重组为科创投集团,2021年科创投集团又与浦东科创集团合并重组为上海科创集团。
截至2022年底,上海科创集团下属上海科投、上海创投、浦东科创集团等6家2级公司及34家3级公司,集团员工260人,集团总资产839亿元,管理资本规模1200亿元,参股创投基金162家,参股基金投资项目2000余家,投资培育上市企业近200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88家(占科创板上市总数17%),科技金融累计服务科创企业12000余家。此外,上海科创集团还成立市场化基金管理平台—海望资本,管理规模150亿元。
全力打造具备科创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
LP投顾创始人国立波表示,“目前各地的国资基金运作有两种机制。一种是赛马机制,一个地区的国资通常设立多个基金平台同时推进,对产业进行赋能。随着当地国资基金运营逐渐成熟,也会逐步采取整合机制,越来越多的省市对国资基金平台进行整合调整。通过整合形成合力,打组合拳,发挥资金、资源优势。对于上海来说,整合国资投资平台,划归到上海国投公司统一管理,更有利于集中资金和资源,更专注专业化,来更好服务上海新质生产力和产业升级。”
一直以来,上海高度重视并支持股权投资行业发展,通过培育企业、出资引导、出台政策、优化环境等方式持续加强对股权投资发展的支持力度。今年1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自2月1日起施行。《若干措施》从9个方面提出32条举措,解决股权投资行业“募、投、管、退”全流程中的关键问题。随后,在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上,上海市国资委宣布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发挥“投早投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提升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整体能级和发展水平。
此前,袁国华前往上海科创集团调研时曾表示,“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进国资平台和国资基金联动改革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牵引性工作。”他还表示,“要加强联动协作、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两大平台原有优势和资源基础,进一步衔接机制、集聚人才、整合资产,串联政府、产业、资本资源,握指成拳、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承接好三大母基金、未来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重大战略性任务,实现基金布局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管理团队协同、企业文化协同,形成1+1>2的效应,全力打造具备科创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公司。”
以上就是关于【上海国投、上海科创重组:国有基金整合的时代隐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