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难题,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渐次落地,业内如何应对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难题,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渐次落地,业内如何应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是公募基金出现的第100周年,同时又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成立26周年,如今,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财富管理新时代,公募基金如何发力成为业内探讨的焦点话题。
4月13日,在晨星(中国)2024年度投资峰会上,晨星全球高级战略顾问陈鹏对《》记者等媒体表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已成为基金行业长久以来的怪现象,但这并非中国特有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基民、基金公司、销售机构“三赢”呢?对此,陈鹏建议改变现有的销售模式。
如何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据晨星中国发布的《MindtheGap2023》调查报告,截至2022年底,美国市场基民过去十年的整体收益与投资工具本身收益的差距达到1.68%。而在各类型基金中,行业基金的基民行为损益最大,达到4.38%。由此可见,“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并非中国特有的问题。
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陈鹏看来,一是高买低卖;二是投资者分散风险;三是频繁买卖;四是中国基金市场上的费率整体上偏高,除了显性的销售服务费,投资者还负担着隐性费率,包括各种隐性运营费用和交易成本。
据晨星中国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度中国换手率最高的基金在2022年全年的换手率高达2521%,换算成股票交易成本,整个的交易成本(除去管理费)是6.82%,这意味着该基金的投资者承担了近7%的隐性成本。
对此陈鹏提出:“中国市场要实现基民、基金公司、销售机构‘三赢’。”那么如何实现“三赢”呢?他认为,应从销售模式变为买方投顾模式,由原来的以产品销售为中心变为以投资者为中心,投资者在最上面,投资顾问为投资人服务,最后来配置基金产品,买方投顾也是这样往前推动。这一模式对基民来说有着降低费率、分散风险、长期持有的好处;对于机构而言,等于有回头客,公司的价值会变高,能够提供良好一致的客户体验,并减少合规风险。
那么如何推动市场向投顾模式转型?陈鹏认为,首先,监管要认同投资者为中心;其次,要培养有激情的投资顾问;此外,要推动科技赋能,这对于中国超过7亿的基民来说,是一项普惠工程,成本要相对降低。
如何应对基金降费?
实际上,去年两轮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已为打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迈出了第一步。
2023年7月初,证监会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开启了基金费率改革第一阶段的工作,多家头部基金公司陆续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2023年12月8日,证监会又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交易佣金费率及比例分配等问题正式开启基金费率改革第二阶段的工作。
据测算,第一阶段的基金降费每年将节省投资者费用支出约140亿元,第二阶段的降佣预计每年将节省62亿元,两阶段降费改革将为投资者节省超过200亿元。
而这也对基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金行业如何应对行业降费?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对本报记者指出,市场在竞争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价格竞争,面对目前的竞争格局,基金公司作为产品制造商、产品提供商,应该向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学习,走“工业化”的道路,把成本降下去。
“要把基于个人、艺术化、非标准化、不可预测、相对不稳定的业绩改造为基于团队、基于标准、基于专业分工的过程,这点上全球顶尖的基金公司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国内的基金公司需要结合中国的实践推动该进程。对标全球顶尖资产管理公司,不断迭代升级,建立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的现代投研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将过去强调明星基金经理的观念真正改变过来,从而实现更低的基金管理费率。”窦玉明表示。
而景顺长城基金董事及总经理康乐则提出可以走个性化和多元化道路。以他们为例,针对不同资产类别,采用独特策略、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和管理模式,尽管他们在努力去基金经理个人化而走平台化道路,但是以现在产品设计的方式仍难以脱离基金经理个人影响。因此,目前他们更多投入在研究平台上,给基金经理个人更多的支持,对于一些容量有限、同时提供超额收益相对较多的产品,他们尽量帮助基金经理扩大容量,但要在保持业绩和规模之间寻求平衡。
此外,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表示,申万菱信基金则主要从销售端和投资管理角度来应对行业降费。在销售端,要顾问化,让销售人员有更强的投研能力,帮助市场条线的团队可以促进跟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在投资管理方面,过去三年公司专注投研数字化,把研究、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的环节都数字化、体系化、系统化、平台化,提高资产管理机构长期可持续的能力,应对市场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难题,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渐次落地,业内如何应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源:华夏时报